拋磚引玉談煮食 – 吹水篇

[複製鏈接]
作者: tommysze8 發表于 2010-8-4 13:17:46
725 1
本帖最後由 tommysze8 於 2010-8-4 13:19 編輯

某日同D 朋友講到 煮食每樣菜式心得呢? 想了一想,我覺得 煮嘢食 最講 : 配合唔配合, 同不時不食。

一塊靚牛扒,小小鹽,小小胡椒粉,煎得!
苦瓜煎蛋 = 苦瓜 + 蛋,煎得!
咁你話幾多次才成功呢? 一次咪得咯!
其實來來去去得幾類做法,xx炒蛋,紅燒xx, 鼓椒炒xx,炸xx,炏xx, 卤水xx,.... 只要有基本功夫,剩番只有D材料配合唔配合,例如 菠蘿子薑炒牛肉,材料講哂:菠蘿、子薑、牛肉, 連炒字都講埋,你話係唔係點煑都好食。例如 有冇牛肉炒魚翅,冇!唔配合咯。

仲有不時不食,卽係D嘢新鮮D,好食D,同埋平D。大自然好得意,有毒藥就有解藥,大暑天有乜當造?西瓜,冬瓜咯,千萬唔好冬天食西瓜,又貴,又唔好食,又唔合養生之道!

愚見一則,拋磚引玉,不要見笑,咁你覺得呢?
cklife 發表於 2010-8-4 15:26:43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中意比較傳統既飲食,總係覺得前人智慧,係經過長日子洗禮,一定有佢好處。
雖然,日子太長,可能好多理論走晒樣,甚至令人覺得不合情理,但可能原來版本係另一重理論,只係後來既人知D唔知D..又加埋想像力攪到唔知似乜...

所以,我會抱住尊敬既心去對待,就算係好離譜既理論,都希望有一日有證實或更正既機會。所以,好多野我唔會立刻斷語....

最近,見到一篇文章,講既係飲食既次序,關於味道,話現在進步,飲食油濃味至淡味,改為現代既由淡味至濃味,係一大進步。

但睇完文章既果日,大熱天時去食飯,食完濃味既飯之後飲左一碗好清淡既冬瓜湯,就諗起篇文章既理論喇。.....我保留住,留係腦度,慢慢思考。

由淡味至濃味,可以避免先食濃味令後面既淡味無咁滋味。依個感官既享受。

但中國既食飲智慧,並唔係完全只理會口福。所謂醫食同源,點解以前會係食完濃味再淡味呢?(其實唔一定架..果篇文章只係講左某一種情況)

果日...最後飲果碗冬瓜湯就令我覺得好舒服,感覺可以洗走之前既重味,令個人舒爽好多。我覺得係享受口福之慾既同時,應該用多D心去聆聽下身體發出既訊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聯絡園藝館|手機版|HKplants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