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毒虫

[複製鏈接]
作者: winniecha 發表于 2012-6-20 15:32:30
1583 6
本帖最後由 winniecha 於 2012-6-20 15:44 編輯

大家落田除草除虫時, 小心毒虫

维基百科
隱翅蟲

隱翅蟲(rove beetle)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屬多食亞目的隱翅蟲大類(Staphyliniformia),是鞘翅目中物種最豐富的一科。鞘翅極短,因其翅藏匿於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

隱翅蟲狀似白蟻,體長約0.5至1.0公分,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故俗稱「青螞蟻」。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隱翅蟲並不會螫人,隱翅蟲皮膚炎的發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Pederin),接觸10~15秒就反應,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
主要在每年的夏季出沒,爬行的速度很快,也能飛行,尤其是陰雨或濕熱的天氣或棲息處受到騷擾時(如整地、伐木及除草等),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的。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富含隱翅蟲素),而引起皮膚病變,造成線狀的病灶;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則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形成糜爛的局面,這時若患者之手指沾到毒液,再去碰觸到的皮膚,會有如同抹果醬一般,將毒液散佈開來而引起廣泛的病灶。也就是說因為蟲子在人體曝露部位爬行而造成線狀痕跡,當不自覺地打死或夾死蟲體會造成大片糜爛的病灶。

隱翅蟲皮膚炎通常是在早上醒來才突然發覺的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患者常覺得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民間常認為這是「長腳蜘蛛撒尿」的結果。臨床上病灶一開始呈現線狀、斑片狀或混合型的浮腫性紅斑,有灼熱及刺痛感,在二十四小時左右開始出現水、膿及潰爛的變化;如果有適當的處置,病灶可在三至四天後乾涸,並在六至七天左右落屑痊癒,但可能會有一至二個月的色素沉著反應。若是處理不當,如:亂擦藥膏、以不當之溶液或藥劑洗滌、隨意搔抓弄破水及膿,可能造成續發性的細菌感染或全身性的過敏反應,甚至於會留下難以磨滅的色素或疤痕。在處理上應先以清水溫和地沖洗病灶,以乾淨的紙巾或毛巾壓乾病灶後,迅速就醫為宜,切勿病急亂投醫或迷信偏方。

奉勸大家在「沁涼如水」的夏夜裡:1.儘量不要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動,不得已時請穿著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驅蟲液。2.就寢時儘量開冷氣而不要開窗戶睡覺,若為響應節約能源,請使用蚊帳或儘量減少身體的曝露,以避免隱翅蟲侵襲。3.儘量熄燈就寢,以免誘蟲犯罪。4.看到隱翅蟲停在皮膚上時,請大發慈悲,千萬不能打死它,以免大量毒液濺出,最好用口將蟲子吹走即可,不要冒險。如此才能遠離隱翅蟲的毒害,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夏天。
320px-Staphylinus_olens.jpg
319px-Tachyporus_obtusus01.jpg
320px-Ocypus_spec.jpg
320px-Paederus_littoralis01.jpg
stubborn 發表於 2012-6-20 15:35:53 |顯示全部樓層
I think I saw the black one a lot in my garden, on my plants....

Hope I was wrong... ><

點評

小心小心, 發現有傷先用水沖洗, 嚴重要看醫生  發表於 2012-6-20 15:3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stubborn 發表於 2012-6-20 15:40:41 |顯示全部樓層
stubborn 發表於 2012-6-20 15:35
I think I saw the black one a lot in my garden, on my plants....

Hope I was wrong... ><

They didn't bit me but flying around plants from plants...

點評

佢唔會咬人,但接觸皮膚時就已中招,最做殺虫及戴手套  發表於 2012-6-20 15:49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winniecha 發表於 2012-6-20 15:43:40 |顯示全部樓層
呢種虫d傷痕有小小似"臭屁勒", 但傷害性比"臭屁勒"更嚴重

點評

Wah..... >< Really a lot flying around... somehow they are in the net house too...  發表於 2012-6-20 17:3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小丸 發表於 2012-6-20 16:32:23 |顯示全部樓層
網上面搵到o既資料,取自:

劉昌利; 余茂耘; 趙群; 黃林. 梭毒隱翅蟲生物學特性與隱翅蟲皮炎的觀察研究 Research on Paederus fusicipes Curtis' Regular Life and human's Dermatitis. 中國林副特產 , Quarterly of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2004年 05期

3 . 4  毒性

3 . 4 . 2 取隐翅虫头胸部 0 . 0093g ,腹部 0 . 0094g 分别在兔子的左耳和右耳上按压涂抹 。涂抹 24 h 左耳和右耳均变红 ; 31 h 左耳红肿 ,右耳严重红肿 ; 72 h 左耳红肿 , 右耳糜烂; 96 h 左耳红肿 ,右耳糜烂好转 ; 120 h 左耳轻微糜烂 , 右耳结痂 ; 144 h 左耳和右耳均好转 ,结痂 。由此可见腹部毒性
大于头胸部 。

3 . 4 . 2  取等量的隐翅虫分别溶于 75 % 、95 %酒精后 , 再分别取 2 种酒精涂抹在兔子耳部 , 结果显示前者毒性较强 。可见毒素在不同浓度酒精中的溶解度不同 。实验中发现隐翅虫毒素 , 雌雄兼备 , 雌虫的毒性大于雄性 ,卵 、幼虫和蛹都有毒性 。毒素存于血淋巴 , 一旦虫体受到刺激 ,或被压迫 、击碎时 , 毒液释出 , 皮肤接触毒液引发隐翅虫皮炎 呈红斑 ,水肿 ,随后出现水疱 ,脓疱 。病程 1~2 周 , 色素斑可保留数月 。



大家都係小心D, 睇清楚D 先好捉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yky_farm 發表於 2012-6-20 19:46:21 |顯示全部樓層
前幾日睇報紙話廣州有恙蟲,有個孕婦响公園石屎路上都被咬,以後流產,被呢隻蟲咬嚴重會死人,好得人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xx_Luca 發表於 2012-6-20 23:29:14 |顯示全部樓層
睇完有少少 ... 唔想再種野喇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初登記花友
  • 5

    主題

  • 26

    帖子

  • 0

    粉絲

Ta的新帖

聯絡園藝館|手機版|HKplants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