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葉枯病,斑枯病或真的枯葉?

[複製鏈接]
作者: lola 發表于 2012-11-14 08:15:49
24200 7
本帖最後由 lola 於 2012-11-14 22:19 編輯

嘗試找過園藝館貼子,沒有老師教過這種病,好驚以為是正常的新陳代謝而忽略了!

好像下面個post. 是否病了? 請問有沒有相關資料?  謝謝!


http://hkplants.com/forum.php?mo ... =%E8%91%89%E6%9E%AF

lola 發表於 2012-11-14 22:09:02 |顯示全部樓層
上網找了一些資料

葉枯病也叫斑枯 病,多從葉緣、葉尖侵 染發生,病斑由小到大 不規則狀,葉子發病時 病斑呈現圓形油浸狀, 紅褐色至灰褐色,邊緣 較明顯。嚴重時葉子幹 枯。病斑連片成大枯 斑,幹枯面積達葉片的1/3-1/2,病斑邊緣有一較病斑深的 帶;病健界限明顯。後期在病斑上產生一些黑色小粒點。葉柄 感病病斑呈長圓形,稍凹陷,病斑表面長有小黑點。如桂花葉 枯病、臘梅葉枯病、翠菊葉枯病(亦稱斑枯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lola 發表於 2012-11-14 22:09:51 |顯示全部樓層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内或隨着病 殘體進入土壤中及種株根部越冬,可存活一年 以上。病菌可隨帶菌種子調運,做遠距離傳 播。播種帶菌的種子,長出的幼菌即爲病苗, 病殘體上越冬的病菌,在條件適宜時,產生分 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風或雨水飛濺及農事 操作傳播。發病後,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器及 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喜冷涼、潮濕條 件。因此,田間溫涼或白天幹旱,夜間霧露重 時,或多雨高濕情況下發病嚴重;植株種植過密,氮肥用量過 大、鉀肥不足,植株長勢過弱易致發病加重;地勢低窪,棚室 透風、透氣、透光不良等都易造成發生流行。

除品種及植株強弱抗病能力有異外,低溫高濕是發病的誘 導因素;病菌在冷涼天氣下發病迅速;潮濕多雨是病菌侵染的 必要條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lola 發表於 2012-11-14 22:10:30 |顯示全部樓層
葉枯病在病葉上越冬,翌年在溫度適宜時,病菌的孢子借 風、雨傳播到寄主植物上發生侵染。該病在7-10月份均可發 生。植株下部葉片發病重。高溫多濕、通風不良均有利於病害 的發生。植株生長勢弱的發病較嚴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lola 發表於 2012-11-14 22:12:11 |顯示全部樓層
防治方法

1.引進和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高產抗病良種。

2.實行輪作: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4年輪作。

3.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一般每畝施4000-5000公 斤,並科學配合施用一定量的優質禽糞渣、草木灰等。

4.科學澆灌,切忌大水漫灌,注意保持土壤潤爽,提高 抗病力。

5.栽培措施:鋪蓋地膜可防止部分病菌從土壤濺射到葉 片上。另外,增施肥料可提高植株的抗性,還須防止人爲接觸 的傳播。

6.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並集中燒毁,減少翌年的侵染 來源。

7.加強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的發生。栽植地要排水良 好,土壤肥沃,增施有機肥料及磷、鉀肥。控制栽植密度,使 其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侵染機會。改噴澆爲滴灌或 流水澆灌,減少病菌的傳播。

8.生長季節在發病嚴重的區域,從6月下旬發病初期到10 月間,每隔10天左右噴1次藥,連噴幾次可有效的予以防治。 常用藥劑有1:1:100倍的波爾多液、50%托布津500-800倍 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40%膠懸劑600-800 倍)、50%苯萊特1000-1500倍、65%代森鋅500倍液、75% 的百菌清600-800倍液、50%代森銨800-1000倍液噴霧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lola 發表於 2012-11-14 22:16:30 |顯示全部樓層
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in.,属腔孢纲、球壳孢 目。分生孢子器近坏形,有孔口,直径100-150微米。分生孢 子长圆形至近梭形,单胞,无色,大小为6.0-9.5*1.8-2.5微 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 子借风雨传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lola 發表於 2012-11-14 22:23:26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ola 於 2012-11-14 22:24 編輯

羅漢松葉枯病是庭園、綠地常見的病害,主要危害葉片, 發病嚴重的植株大部分葉片葉尖幹枯,影響景觀。廣州、深 圳、香港、澳門、上海、杭州、烏魯木齊、南昌、重慶、濟南 等地均有發生。 症 狀 病害早期多在嫩梢部位的葉片上發生。葉片發病又多從葉 尖、葉緣開始,向葉基擴展,病斑條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至 灰白色,邊緣淡紅褐色,病健交界處明顯。病枯斑大多達葉片 的1/2或2/3,嚴重的整個梢頭的葉片枯死,形成枝條幹枯或大 部分葉片死亡(圖1)。後期病部長出扁平的小黑點,此爲病 菌的分生孢子盤。 病 原 羅漢松葉枯病(Pestalotia podocarpi = Peatalotiopsis podocarpi)是由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黑盤孢 科、多毛孢屬的羅漢松擬盤多毛孢侵染引起的。病菌的分生孢 子盤成熟時突破葉片表皮,湧出灰黑色的分生孢子進行侵染傳 播。分生孢子盤直徑195~255微米,分生孢子紡錘形,有5個 細胞,細胞分隔處稍缢縮,中間3個細胞橄榄色,兩端細胞無 色,頂端附屬絲2~3根,大小16.1~23.0×5.9~6.9微米(圖 2)。分生孢子萌發適宜溫度爲25℃左右。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葉或落葉上越冬。第二年春 産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病害每年3月開始發生,11月基 本停止。夏秋多雨、潮濕天氣,尤其是在台風雨後發病最重。 植株過密,通風不良,或栽植在迎風口處,或遭日灼、凍害、 風害造成傷口多,都會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1. 清除病枝、葉集中燒毀,以減少初侵染源。 2. 發病前噴1%波爾多液保護。發病期間可交替噴灑50% 代森铵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30% 氧氯化銅600~800倍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lola 發表於 2012-11-14 22:40:26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ola 於 2013-11-9 16:14 編輯

桂花葉枯病

桂花葉枯病

桂花叶枯病是一种发生在桂花叶片上的植物疾病。该病一般发生于桂花叶片的叶缘、叶尖,它能使全叶便干枯三分之一到一半,然后使叶片整个坏死脱落。该病常见于杭州、上海、南京、广州、长沙、济南、福州等地.

1症状

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2病原

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in.,属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近坏形,有孔口,直径100-150微米。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近梭形,单胞,无色,大小为6.0-9.5*1.8-2.5微米。

3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病害发生多在7-11月。盆栽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4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初期可喷1:2:1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高温高湿季节要定期喷药预防,用75%可湿性粉剂500至800 倍液有良好的效果,每周1次,连续2至3次。
一旦发现病害,就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并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至300 倍液,每隔7至10天1次,直至病情被控制住为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中級園丁
  • 143

    主題

  • 3780

    帖子

  • 0

    粉絲

聯絡園藝館|手機版|HKplants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