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見到有堆肥桶賣

[複製鏈接]
作者: miffymary 發表于 2011-4-15 01:44:20
11935 50
yeahyeah 發表於 2011-7-29 11:26:33 |顯示全部樓層
各位: 我几個月前買左個綠領bokashi bucket套裝$380, 到宜家都未去取, 有冇人有庆趣要?
$300出讓

點評

包乜?  發表於 2011-7-29 14:3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yeahyeah 發表於 2011-7-29 14:41:21 |顯示全部樓層
堆肥桶+菌1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disney4661 發表於 2011-8-13 23:15:36 |顯示全部樓層
價真棧有粉裝黑糖賣, 另外如果要豆渣可以自己整豆漿 或 去街市有自制豆漿賣嘅舖頭問佢地攞, 多數都會俾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miffymary 發表於 2011-8-14 00:00:52 |顯示全部樓層
今日播過箱泥已經化得7788,兩個星期有呢個進度係好滿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samkee 發表於 2011-8-14 00:28:36 |顯示全部樓層
miffymary 發表於 2011-8-14 00:00
今日播過箱泥已經化得7788,兩個星期有呢個進度係好滿意!

想問下期間有無虫虫或吸引昆虫呢? 因見你提過擔心呢個問題.

我都上星期開始, 係買左EM果個桶, 入左兩次廚餘咋, 入第二次廚餘時, 開蓋聞到酸酸味,正常嗎?

我都未知在廚餘桶後要點處理, 要睇下說明及留意下大家點做先.

點評

酸味是好現象  發表於 2011-8-14 00:5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miffymary 發表於 2011-8-14 00:57:15 |顯示全部樓層
samkee 發表於 2011-8-14 00:28
想問下期間有無虫虫或吸引昆虫呢? 因見你提過擔心呢個問題.

我都上星期開始, 係買左EM果個桶, 入左兩次 ...

我暫時用em+密實桶方法堆嘅肥都未有過小動物(因其它方式的堆肥都有蟲患,好彩都好似解決倒!)。我的地一桶em肥吽兩個星期,我是用泥蓋住再用有四個孔的發泡膠蓋蓋住(可看看我的日誌),有白毛有明顯升溫冇蟲,今日睇已是泥土狀,剩下少量較頑強份子(如蛋殼),相信好快可以用。
現在正在積累第二桶,我每次的份量也不算多,也有儲起剪下的葉和死植物加入廚餘桶,也有加豆渣。
我的經驗不多,但有幾點是我過程中發現的:
每次開桶要小心烏蠅飛入(牠們是撲進來的!)。
我是在花墟買桶的,但並沒有跟他們教的份量用菌粉,一桶約只用了1/10包(他們教一桶一包)。我每次是簿散一遍,如開桶有惡臭會多加一點。
肥水沒想象中肥,但比想象中臭。
無可否認,是我用過三種堆肥方式中最快最衛生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faylo 發表於 2011-9-9 21:46:49 |顯示全部樓層
我用膠衣箱,做堆肥箱,沒有用菌粉,是否有桶底的肥水就可做肥料呢?十天了,桶內的東西除生了虫外,沒多大變化,一般要多久才成肥料?幾個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miffymary 發表於 2011-9-10 01:05:01 |顯示全部樓層
faylo 發表於 2011-9-9 21:46
我用膠衣箱,做堆肥箱,沒有用菌粉,是否有桶底的肥水就可做肥料呢?十天了,桶內的東西除生了虫外,沒多大變化, ...

唔用菌粉會好耐,你就咁堆會好臭同容易有蟲害,一係就加泥用三文治堆肥發啦,肥水呢d就唔好唸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faylo 發表於 2011-9-13 15:56:07 |顯示全部樓層
我問了裝修師傅俾兩個裝防漏膠膠桶(18公升),再自制兩個堆肥箱,今次會去買菌粉

點評

18L好大啊!記住要有去水設計。  發表於 2011-9-13 19:41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faylo 發表於 2011-9-13 21:24:15 |顯示全部樓層
faylo 發表於 2011-9-13 15:56
我問了裝修師傅俾兩個裝防漏膠膠桶(18公升),再自制兩個堆肥箱,今次會去買菌粉 ...

用膠瓶頸做去水龍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miffymary 發表於 2012-8-2 16:51:29 |顯示全部樓層
由於種地不是在自己住處,家中儲堆肥常待發臭仍未能處理…
在淘寶見到此設計,本著敗家與喜愛實驗的天性…又買了!
放在廚房,看來是方便的(要小心被客人拋進垃圾),直接將廚餘扔進去再隨意加點菌粉。
設計不錯但造功較簡便,小門和彈門均見小縫,我要在四周加設議粉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聯絡園藝館|手機版|HKplants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