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介紹 群芳之首一牡丹

[複製鏈接]
作者: ChanKwingYin 發表于 2018-9-20 16:12:58
657 0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乃毛茛科芍藥屬落葉灌木花卉與藥用植物。一般高1~2米,葉為二回三出複葉至二回羽狀複葉。花單朵頂生。直徑10~20厘米,萼片5個,綠色,花瓣5瓣或重瓣,花色白、淡紅、深紅、紫、黃等。雄蕊多數,分離,心皮5個,分離,蓇葖果卵形或卵圓形。牡丹因以色丹者為上,雖結子而根上猶生苗,故獲得牡丹一名。牡丹與芍藥親緣關係很近,二者花朵、葉片形態均相似,僅莖幹性質不同;芍藥為草本,牡丹為木本。因此,牡丹又名木芍藥。此外,牡丹又稱百兩金、國色天香、鹿韭、鼠姑、富貴花等名。我國為牡丹的原產地,至今在秦嶺和陝北山地仍有野生種分佈。國內以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栽培最為普遍,東北、華南等地有零星種植。

牡丹主要種植技術  用種子播種能否成苗的關鍵,在於掌握種子的收穫適期。據周師厚《洛陽花木記》提到,當蓇葖果將要裂開,種皮微變黃時須立即採收並進行播種,如隔數日果皮變乾而子黑,「子黑則種之萬無一生矣。」這一現象系上胚軸休眠所引起。直至本世紀三十年代才為美國植物學家L.V. Barton所證實 。

  種花之法,自宋代以來,日臻完善。歐陽修強調種花必擇善地,盡去舊土,以細土用白斂末和之,來殺滅地下害蟲。周師厚主張土須肥細,坑闊平,應淺栽。薛鳳翔認為江北風高土硬,平地可栽,江南卑濕,應築花台栽種。移栽與分株常在秋分後進行,小心將植株挖出,儘量不損傷根系,如遠地取苗移栽,花根須蘸泥漿,稱為漿花,整地挖穴後將植株移入,株行距各為二三尺,種植密度以葉相接而枝不相擦為度。植時將根系理順,然後壅土并適當壓實,種後澆水。

  以嫁接進行牡丹繁殖,在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中有了記載。已如上章所述,周師厚《洛陽花木記》有關接花法的論述,主要是以牡丹為實例,該書對牡丹嫁接中關於砧木的選擇、培育、接穗的規格要求,接口處的切削,接穗插入後的縛紮、壅土,以及去妬芽和越冬管理,都有詳細的記載。明王象晉《群芳譜》記述了牡丹的貼接法:將單瓣牡丹如指粗者作為砧木,在離地二三寸處斜削,使之斷離,另取千葉牡丹新嫩旺條為接穗,用利刀斜向削斷,使接穗上有2~3節,並使二者削面互貼,令如一株,然後麻紮、泥封、瓦合,壅以軟土,罩以蒻葉。看來,這種嫁接方法即是今日所稱的合接法。此法適於砧木、接穗粗細相近時嫁接。《群芳譜》還記述了牡丹的切接法,將小牡丹新苗旺盛者離地二三寸用利器截斷,以尖刀於斷面一小口,另取上品牡丹枝上有一二芽者截二三寸長一段,兩邊斜削,插於開口處,比量吻合,其餘縛紮,壅土等處理同上。

  牡丹接芍藥是我國牡丹栽培史中光輝的一頁,此項技術在宋溫革《分門瑣碎錄》已經提到,但未作詳細介紹。《群芳譜》則記述了具體的方法:二三月間取芍藥根大如蘿蔔者,削尖如馬耳,將牡丹枝劈開如燕尾插下,縛緊,以肥泥培之即活,當年有花。清代,此項技術有了發展和提高。計楠《牡丹譜》闡述了這一具體做法:取單瓣芍藥根如蘿蔔狀,一頭切平,靠邊切開半寸深,隨即剪牡丹帶芽嫩枝,長約1寸,以利刀將下端削成扁尖狀,插於砧木開口處,用麻皮紮緊,以沙缸置潮濕細土半缸,將接好的植株層疊其中,上面覆蓋細土約一尺深,置屋內,秋分接者,7周開缸,秋分後接者,9周開缸。當嫩芽長至三四寸高時,再分種於盆缽,待到穀雨前後,可將花盆放於室外,牡丹的這種根接技術,至今仍為許多人所採用。


在長期的牡丹栽培實踐中,古人逐漸熟悉牡丹宜涼畏熱,喜燥惡濕的習性,採用了相應的養花護花之法,但同時又強調須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如《學圃雜疏》認為,中州土燥,夏日宜頻澆水,而南方低地濕處則不可頻澆。又認為肥地種牡丹,性不喜糞,但瘦地種牡丹則可用糞。在整枝方面,歐陽修提到花才落便須剪除其花蒂,勿令結子。周師厚提到「打剝花法」,主張凡千葉牡丹須於八月社前打剝一番,每株只留花頭四枝,餘者皆可截去;花芽平而圓實者留之,虛者去之,每株只留三兩個花芽則花大,多留花芽則花小。明清不少學者還主張只留頂芽,摘去側芽,以促使花朵變大。《植物名實圖考》指出,種牡丹者。必剔其嫩芽,則精脈聚於老幹,故有「芍藥打頭,牡丹修腳」之諺。

牡丹除了在中國成為人人喜愛的花卉之外,在外國的街道和庭園都廣泛種植, 可見,牡丹的魅力是多麼厲害,四海內外皆有之。

香港雖然新年會出售牡丹盆栽,但是價昂,通常開了一次花就很少會再開花, 因為牡丹需要較低的溫度才能促進花開,為典型溫帶花卉。 而香港是提供不到的, 實為可惜,不過可以用較容易開花的芍藥代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高級園丁
  • 154

    主題

  • 5596

    帖子

  • 1

    粉絲

聯絡園藝館|手機版|HKplants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