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戳破「天然手工皂」的謊言:不含化學物質的肥皂,...

[複製鏈接]
作者: faye00 发表于 2017-2-23 23:07:39
4533 9
本帖最後由 faye00 於 2017-2-23 23:08 編輯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 ... TL000057777&p=2
作者係化學博士,寫得唔錯
jellyfishy 發表於 2017-2-24 17:04:25 |顯示全部樓層
G6PD 可以接觸天然樟腦, 但不能接觸人工樟腦.
天然葉酸和人造葉酸的人體吸收都有分別, 天然葉酸的人體吸收力比較高.
天然唔係唔好, 不過怎為之天然, 我個人睇法係, 以現今世代必都大添加來說, 買到唔加工的原材料去打皂或做SKINCARE已很天然了.

在市面的手工皂幾廿百個名, 標榜功效, 應是商業手法吧, 可以REVIEW係, 做乜有呢D marketing? 因為好多人喜歡見到"神奇"功效嘛. 都是人自己造成.
八王爺 發表於 2017-2-24 19:30:36 |顯示全部樓層
依家D新聞真喺好誇張!

今日的某報:
IMG_3186.PNG
八王爺 發表於 2017-2-24 19:37:49 |顯示全部樓層
仲有幾篇報導。
IMG_3188.PNG
IMG_3189.PNG
jellyfishy 發表於 2017-2-25 15:09:30 |顯示全部樓層

毒果既你都信????

有時間去FB 找牛頭角姐姐的分享, Diy beauty
佢D 文仲正呀.
jellyfishy 發表於 2017-2-25 15:11:15 |顯示全部樓層
Facebook diy beauty 這位朋友, 响呢個館好多園友都識佢, 佢唔係Young living 的客戶或用家. 但佢俾文正到絶:

蘋果日報25#第一段片內容說"飲用精油會灼傷食道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25/199397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25/1993976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25/1993977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25/1993977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news/20170224/56346017
藥劑師對此點也想問可否提供科學報告証明會灼傷?不少人也有飲,為何飲用班人日日在我面前篤眼篤鼻,行來行去?可否解釋這班人為何比我更生猛健康?其實食豆腐也會哽死,很多食物食過多有危險,煮晤熟,儲存晤好又有危險,不如明天全香港人祇可喝樹葉滴下來的露水,其他晤好食,會否安全點,為何美國法國可吃,香港人晤食得?香港人特別低B?我尊重學者的專業,但我覺記者選擇性做訪問
文中提及有"精油中毒報告"
源頭報告來自”大西洋芳療學院”
http://www.atlanticinstitute.com/
很多所謂”芳療中毒報告”全又是來自這些私人公司,你不知他們資料如何收集,有些是靠”市民”自己向這些公司”報告”?
在香港,若中毒,不管食物或藥物中毒,以我所知,應由醫院診斷,由醫院發放訊息,非由這些私人公司,等待”市民”自行報告,可信性有多高??~
而香港那份中毒報告,清一式全是”劑量過多才出問題”…….飯食得多,水飲得多也會出事……明天全香港人"辟穀"好晤好?
十張抬食飯,一個人埋單? 所有精油個案出事兇手也是傳銷公司?
(三)
第三條片講及創辦人的背景及精油發現有雜質
YL創辦人學歷成疑 涉「文憑工廠」畢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news/20170224/56346127
文憑工廠? 香港大把文憑工廠,什麼解剖証書,香水部長,產後評審官,
有關該公司的老闆所謂”歷史”早年已不斷瘋傳..
明天我到惠LONG,買卷廁紙,買罐汽水,買盒藥水膠布,我是否應向收銀查詢
這三個產品老闆的學歷,人品,過往有否行差踏錯?我晤會囉,他有否資格做生意,應由當地政府批准,非我去批准或批評…..
至於發覺YL精油有雜質來自以下機構?
https://www.facebook.com/EssentialOilUniversity/
https://essentialoils.org/
一間”印度”的精油大學?並非如蘋果說"美國"精油大學
該報告並沒公開,這我想不清,為何報告不公開?他單寫幾隻字仔,很難判斷......
有証有據為何單做新聞?不一併交由美國及香港政府?單公開你喜歡公開的資料~
*蘋果案底,說霸王有致癌物質"二噁烷"...後經化學師解釋,其實該成份在水裡也有,劑量要很大很大才會有危險,故判壹仔誹謗罪成~
外國有出售食用精油及食品是很普通事~
https://www.nowfoods.com/…/n…/essential-oils-food-grade-faqs
http://www.lorannoils.com/using-food-grade-essential-oils
https://www.walgreens.com/…/preggie-…/ID=prod3134001-product
http://www.doctipharma.fr/p/8995-naturactive-phytaroma-g-a-
若蘋果日報認為香港人目前質素及IQ不應跟外國看齊,
為何祇在報紙亂呔,呃盲毛師奶,荼毒社會...不如跟我國政府反映,投訴,甚至合作一起趕走美帝外資公司,那才能體現我國強國作風~~
送這首歌給蘋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rMvFzSWX8
jellyfishy 發表於 2017-2-25 15:15:24 |顯示全部樓層
2016年5月19日
致Young Living 會員:
以下是我們有關綠薄荷精油(Spearmint)的科學實驗的最新資料。
曾提出肉桂皮精油存在摻假問題的三間化驗所近日對Young Living提出綠薄荷精油疑似有摻假成份的相關指控。但三間化驗所的化驗結果並不一致。事實上,由於各份報告均錯誤識別出透過檸檬烯(limonene)產生香芹酮(carvone)的分子標記,所以本公司認為它們得出的結論不正確並無效。
這些報告均於Facebook上發佈,聲稱發現透過檸檬烯產生合成香芹酮的「分子標記」。
我們的結果清晰顯示,我們測試的綠薄荷精油批次並沒有發現任何透過檸檬烯產生合成香芹酮的分子標記。除此以外,擁有50年天然物質化驗經驗、獲公認的獨立化驗所Chemtech-Ford分析疑似有問題的批次後,亦沒有發現任何證據出現與合成程序有關的分子標記。
以下我會分析各間化驗所得出的數據。
Essential Oil University
Essential Oil University指出,精油內含有「微量」的氰基對薄荷二烯(cyano p-methadiene),這種化合物是存在合成香芹酮的指標,而香芹酮是綠薄荷精油的主要成份。
除此以外,報告聲稱氰基對薄荷二烯(cyano p-methadiene)是一種天然檸檬烯合成香芹酮期間產生的雜質。Essential Oil University的四份報告均一字不差列出這項「結論」。
這項透過檸檬烯產生香芹酮的合成方法稱為「里爾斯瑪程序(Reitsema Procedure)」,詳情如下:
圖一: 透過檸檬烯產生香芹酮的里爾斯瑪程序(Rietsema Procedure)
這項程序不會產生任何含有氰基的化合物,而且仔細翻查各個化學文庫的資料及科學文獻後 ,包括《默克索引》(超過100年歷史的化學品、藥物及生物學權威百科全書),當中亦指出並不存在這種化合物,鑒定並不正確。此外,Facebook群組Essential Oils Consumer Reports所指的其餘兩間化驗所在它們的報告中沒有發現氰基對薄荷二烯(cyano p-methadiene)。
Laboratoire Phytochemia
Laboratoire Phytochemia的報告根據一種經鑒定為「香芹酮肟類似物? (Carvoxime analogue?)」的質譜,得出摻假的結論。結論中所含的問號顯示有關化驗師亦不確定該化合物是否存在。這間化驗所似乎是因為對里爾斯瑪程序(Rietsema Procedure)既有的認識,而得出這項結論,因為香芹酮肟是這個程序期間產生的中間化合物。
Phytochemia報告的結論顯示出一種據稱名為「香芹酮肟類似物(Carvoxime analogue)」的化合物質譜, 詳情如下:
圖二:Phytochemia質譜
Phytochemia的文庫中並沒有香芹酮肟的質譜,因此這項鑒定並不正確。
Young Living龐大的文庫中包含香芹酮肟質譜(包括其類似物,即擁有相同質量的物質),詳情如下:
圖三:香芹酮肟質譜
將這兩個質譜相比較後,清晰顯示出Phytochemia的數據與香芹酮肟或任何類似物的質譜並不相符,因此這項數據不能用作Phytochemia結論的根據。
Omar Odeh測試
這份報告指出檸檬烯的水平極高,並聲稱這並非綠薄荷的典型特性,這與所有其餘報告的測試結果並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唯一一個未有發現桉葉油醇 (1, 8-桉葉素)或β-水芹烯的測試,這兩種物質均可以與檸檬烯產生共析作用(即不會在色譜柱中分隔開)。 由於未有分別發現這兩種化合物,很大可能它們已與檸檬烯共析,導致檸檬烯最高值超出實際數值。
測試報告亦表示存在一種名為「5-異丙烯基-2-甲基-1-環戊烯基-甲腈(5-isopropenyl-2-menthyl-1-cyclopentenyl-carbonitrile)」的化合物,並聲稱這種化合物是合成芹酮的分子標記。這種分子在里爾斯瑪程序(Rietsema Procedure)中並不存在,其它化驗所亦沒有發現這種分子。事實上,我們在科學文獻中找不到任何有關這種化合物的參考資料,值得懷疑這種化合物是否真實存在。
報告內亦表示「在大自然中氮的官能基十分罕見」。眾所周知,固氮作用或「氮循環」是所有生物不可缺少的化學過程。由於所有氨基酸和蛋白質均含有氮氣,這種元素在所有生物形態中普遍存在。
報告的結論表示,部份成份水平顯示樣本經過稀釋。但同一份報告中亦表示檸檬烯水平過高,與經過稀釋的結論互相衝突。
Young Living的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FTIR)測試結果
我一再強調,有力的科學結論應該採用多個獨立的測試方式作為根據。因此除了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外,我們亦採用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法(FTIR)分析Facebook上列舉的綠薄荷精油系批次。
FTIR技術可確保原子之間專一結合。每個化學鍵會吸收特定的紅外線波長,達至精確的吸收光譜,顯示樣本中存在的化學鍵。我們使用這種方法尋找氨基(甲腈)鍵中的碳氮鍵。Facebook上三份報告之中其中兩份均有提及氨基,並視之為合成香芹酮的分子標記。FTIR 測試中並沒有找到這種化學鍵。
圖四: 三批綠薄荷精油的FTIR光譜,圓圈部分是氨基鍵吸光的範圍。
綜上所述,Facebook上發佈的報告結果均不一致並作出不正確的指控。各份報告均聲稱發現到透過檸檬烯產生香芹酮的「分子標記」。但這些分子標記均出現識別錯誤,導致得出的結論不正確及無效。
我們的結果清晰顯示,並沒有任何透過檸檬烯合成香芹酮的分子標記,而且Chemtech-Ford亦沒有發現任何證據存在與合成程序有關的分子標記。該化驗所的報告載於以下網址:
http://static.youngliving.com/en ... eport-spearmint.pdf
產品開發及管理副總裁
Dr. Mike Buch
謹啟
faye00 發表於 2017-2-27 20:08:18 |顯示全部樓層
哇, 你地好pro
希望大家都唔好盲目相信商品講嘅所謂天然

想問下, 牛頭角姐姐賣嘅精油信得過嗎?

點評

我最多只會用來打皂, 你問佢, 佢都會話, 無用架, 用來調香架咋.  發表於 2017-3-2 14:17
八王爺 發表於 2017-3-6 17:48:23 |顯示全部樓層
faye00 發表於 2017-2-27 13:08
哇, 你地好pro
希望大家都唔好盲目相信商品講嘅所謂天然

哩門都喺學問,要好多時間去認識和了解。
不能三言兩語講晒。

點評

DIY 姐姐D 文真係笑到我咔咔聲地讚啦.  發表於 2017-3-8 11:15
morning 發表於 2017-3-15 18:35:21 來自手機 |顯示全部樓層
我認為篇天然手工皂報導重點應該係放係好多商人胡亂使用"天然"同草本呢類字眼
教授亦無否定手工皂既好處,市售產品有其好處,只係部份不良商人打住"天然""草本"字眼,而一知半解既市民就相信廠商既廣告,教授只係點出到底有冇呢個需要同應該點選擇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聯絡園藝館|手機版|HKplants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