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食虫植物的栽培辦法与管理

[複製鏈接]
作者: simoncml 发表于 2008-4-19 09:52:12
21472 25
食虫植物的栽培与管理 (转自“食虫植物记”)

食虫植物的生长环境
 食虫植物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从平地到高山皆有存在的踪跡。许多食虫植物生長在开阔的湿地,这些湿地因为常年有水份流经地表,土地上的养份便不断流失,而造成了一個分瘠、潮湿,而且帶有酸性的环境。在同样的环境上,也有其他的植物生长著,不過,因为土地缺乏养份的关系,这些植物长得较为矮小,而且数量不多,所以,食虫植物普遍能获得充份的阳光。

食虫植物的栽培
低矿物质含量且酸性的栽培介质
  食虫植物与一般植物在栽培上最大的差异,是在于食虫植物只能生存在矿物质浓度很低的环境中。因此,栽培食虫植物首要的条件便是使用矿物质含量低的栽培介质。所谓矿物质含量低的栽培介质是指不含肥料的栽培介质。不含肥料的栽培介质有沙、珍珠石、蛭石、水苔、颗粒土等等。
  泥碳土是需要注意的栽培介质。泥碳土常用于食虫植物的栽培,其矿物质含量低而且是酸性的。不过,市面上常见的泥碳土通常是用在业余园艺上,故会混入肥料,而且会加入碱性物质來調整酸碱度。直接使用这样的泥碳土,通常会导致食虫植物生长停滯或死亡。完全未处理过的泥碳土是用在农业上大量栽培使用,在市面上不易买到,必须特別向园艺公司订购。
  若要使用市面上所卖的已添加地过肥料的泥碳土,需要先「洗土」來降低肥料含量。先准备网眼很小的滤网作为洗土的工具,再將泥碳土放进滤网后便用清水沖洗,再用手拧干,至少反复五次以上。
  另外,下列的栽培介质帶有大量的鹽份,不可用在食虫植物的栽培。
培养土 由泥碳土和其他栽培介质混合而成的,因为要用于一般园艺植物的栽培,因此已经被预先加入肥料,特別是加入有机肥料的培养土即使用水洗也是无法有效去除。
发泡煉石 含有极高含量的鹽份,水洗也难以去除,故不可使用。
大理石和珊瑚砂 含鈣的栽培介质,例如都会释出鈣鹽,使环境的鹽份增加而且偏鹼,故也是不能使用的。
低礦物質的水

  为提供低矿物质的栽培环境,水质是不可忽略的。许多地区的自來水水质较差,矿物质含量高,直接用于食虫植物上都无法得到良好的栽培效果。若自來水的水质较好则可直接使用,但需注意的是,若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虫植物,则需要定期清洗水盤,以免盐份累积。最佳的水源是逆渗透水、去离子水或蒸硫水,這些水几乎不含盐份,可以得到最好的栽培效果。
潮湿的环境
  大多数食虫植物喜欢潮湿的土壤与較高的空气湿度。最简单的作法便是以浸水法作為浇水的方式(在网络上许多人称之為「腰水法」,此词源于日文)。浸水法的做法是取一個水盘垫在花盆之下,將水盘注滿水即可,如此水份便自动被栽培介质吸收。只要水盘的水不干掉,栽培介质便可長久维持潮湿。
  为了维持空气湿度,將植物放在避风处,甚致將植物放在水族箱中,可得到更高的湿度。如果用密閉式的环境提供湿度,必须避免阳光曝晒,否则会因溫室效应使植物熱死。
充足的光照
  大多数的食虫植物需要大量的光照,所以尽可能地將食虫植物栽培在有阳光的环境下。少数的食虫植物怕热,或者它本來就生长在阴暗处,则这一类的食虫植物栽培在明亮的散射光处即可。如果栽培地点无法获得充足的日照,则必须用电灯來补充。可用水族养殖用的灯具,裝上一般家用的日光灯管即可,开灯的时间则可参考当时季节白天的长度,可配合定时器自动开关電灯。
需要強光的食蟲植物
  捕蝇草、土瓶草、毛氈苔、瓶子草、彩虹草、部分的豬笼草、狸藻。
需要弱光的食虫植物
  捕虫蓳、部分的猪笼草。
适当的养份供給
  提供食虫植物养份的方法有「喂食」和「施肥」两种。喂食是大家最先想到的做法,毕竟食虫植物主要获得养份的方式是捕虫。栽培在戶外的食虫植物通常自行能捕捉到足夠的昆虫,不需要额外供給。如果栽培环境的昆虫过少,就有必要人为供应昆虫了。給予食虫植物的昆虫並不沒有特殊要求,可以使用任何昆虫。若找不到昆虫,可以用蛋白质含量高的替代品,例如魚饲料或肉松。
  虽然給食虫植物喂食是一种乐趣所在,但是喂食并不是方便的工作,而且食物容易在食虫植物的捕虫叶上腐坏,有碍观瞻又不利衡生。最好的替代方案则是施肥。若要采用施肥方式,则使用市售含氮量高的化学肥料,常用为「花宝五号」。使用前,將肥料以水稀释四千到一万倍后,以喷雾方式喷湿整個植株,每個月一次即可。
  由于食虫植物对养份的供应较为敏感,过量的养份会严重伤害食虫植物。因此,无论是施肥或喂食,只要选其中一种來实施便足夠了。
刚买到食虫植物的处理
  食虫植物對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买回家的食虫植物停止生长或是变差,都是常有的事。为了使食虫植物尽快适应新的栽培环境,我们需要对其做驯化的工作,如下所述:
空气湿度的适应  
  市面上买來的爓为小型的食虫植物经常都被蓋了一个透明杯蓋,为的是提供湿度。除非你的栽培环境非常干燥,例如种在冷气房里,否則是沒必要蓋上杯蓋的。不过,立刻拿掉杯蓋会造成适应不良,只能先將杯蓋半开,经过几天到一个星期再完全拿掉。
光照的适应
  市面上的食虫植物常來自于有遮阴的溫室,所以,是不可以冒然地將刚买回來的植物放在阳光下。刚买回來的食虫植物必须栽培在遮荫处,例如放在牆角或是其他植物的阴影下,先做好空气湿度的适应工作,然后再逐渐將植物移出阴影,以适应強光。
邮购的食虫植物的驯化方法
  邮购的食虫植物因为经过长途的运输,通常会较为衰弱,因此需要较长的驯化过程。当植物收到叶,需要立刻將植物笚到盆里
,并提供很高的空气湿度,像是用塑胶袋包住植物。光照方面,供应弱光即可。待一两星期后,才以渐进方式,改成正常的栽培方法。

[ 本帖最後由 simoncml 於 2008-4-21 10:26 編輯 ]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10:26:57 |顯示全部樓層

我是这么养食虫植物的 (嗚謝: 小猫咪提供資料)

我是这么养食虫植物的
食虫植物难养吗?我个人感觉其实并不难养,掌握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介质:
种食虫植物所用的介质不能是我们常用的土,它需要食虫植物专用土,里面主要是无基肥的泥炭、水苔等,注意一定要无基肥的,如果在外面买泥炭,一定要看清,包装上写着是无基肥的,有基肥的一定不能用,因为食虫植物对肥料的需求量很小,一旦肥多了点,就会害S它们的!有条件的话,用纯水苔种植更不错哟!
2、水质:
食虫植物需要的水是含盐量相当低的水,所以我们浇的水,一定要用纯水、蒸馏水、雨水、去离子水等等,不能用自来水,更不能用矿泉水,外面有纯水器的,一般投1元钱能弄个5升的,有得用了,节约点就等下雨天多存些雨水,不需要任何成本哟!
3、浇水:
需要浇水吗?用坐盆法养吧,就是盆底下弄个盆垫,或外面买个盆下有底盆的盆,保持盆垫或底盆的水位在1-2厘米之间就可以了,不用再浇水的呀,需要喷水吗?像茅蒿菜之类的,叶面有粘液的,不要喷水哟,会害S它们的,猪笼草之类的,可以每天向叶面喷些水!
4、光照:
除了炎热的夏季,应该遮荫的话,平时多让它们晒晒太阳吧,一些品种会晒晒更漂亮的哟!
5、施肥:
食虫植物给它们吃虫,就是最好的施肥喽,抓点小虫给它们吃吧,一次不能吃很多哟,一天一般吃一两个小虫就足够了。抓不到或害怕小虫者,也不用担心,在生长期间,每半个月至一个月,施点薄肥,同样能让它们长得更好,值得注意的是,用肥量应该是该肥料说明书用量的五分之一,千万别用多了,宁可淡不可浓!
6、温度:
食虫植物适应力其实蛮强的,夏天炎热时注意不要曝晒,温度低于35度,放在较阴凉处,就可以完全度夏的。一般情况下,在室内,夏天都能控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的。冬季室温保持在10度左右,就可以安全过冬,短暂的0-5度,它们也能挺下来。一般情况下,在室内,冬天都能控制在这些温度范围内的!
7、湿度:
不少食虫植物其实不需要过高的湿度,一般在60-80%就可以了,像猪笼草之类的,则需要的湿度更高些,像瓶子草之类的,需要的湿度却更低些。如果用坐盆法养的话,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湿度范围的,猪笼草之类的,还需要通过叶面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
8、其它:
食虫植物其实很脆弱,最好别把它们放在室外吹风淋雨,放在室内更安全哟!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10:28:23 |顯示全部樓層

捕蠅草的生活史 (嗚謝: 小猫咪提供資料)

捕蠅草的生活史
捕蠅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自種子萌發後,經過4到5年達到成熟階段,便可開花結果了。若能有良好的照顧,則捕蠅草至少能活20到30年。

捕蠅草在春天長出新葉後不久就開始開花,它會長出一支高達15到25公分的花莖,在頂端約有10個花苞。每隔一天開一朵花,花色白色。一朵花在未授粉前可以開幾天,但若授粉成功,則花便會在隔天就謝了,之後子房便慢慢膨大,約數星期後果實就成熟。成熟的果實內含數十粒黑色、水滴狀的種子,

  開完花後,這時也進入夏季,捕蠅草會繼續長出更多的葉子,長出更大的捕蟲器,此時便是捕蠅草需要大量捕食的季節,用以儲存養份供給下一年的開花之用。在春季末所結的果實,到了夏季中便成熟了,散播出來的種子經過一段時間便會發芽。幼小的捕蠅草其第一片本葉便已有了完整的捕蟲器,開始進行捕蟲的生活。

  捕蠅草的葉子壽命約有數個星期,老葉將會逐漸變黃,失去捕蟲能力,最後轉黑而死亡,但是新的葉子還是會繼續從中心處長出來。整個夏季,捕蠅草會不斷地長出新葉,直到秋季,長出另一種長得較慢的葉子,此時夏季長出的葉子大至也都枯萎了,捕蠅草已準備好要過冬。在冬季時,有些捕蟲器仍會留著,但已失去捕蟲能力,幾乎不會運用;當氣候過於嚴寒,則地面上的葉片都會枯萎。

  待春季來臨,氣溫回升,捕蠅草再度抽出新葉,開始新的生活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10:29:11 |顯示全部樓層

茅膏菜的播种及基本养护方法 (嗚謝: 小猫咪提供資料)

茅膏菜的播种及基本养护方法
茅膏菜科茅膏菜属(Drosera)分布地从温带到热带,除了南极洲以外,几乎所有大洲都有它们的身影,由于分布地域的不同造成该属植物的外形上的多姿多彩。  
捕虫原理:叶片上覆满了腺毛,能分泌粘液以粘住昆虫。其腺毛与叶子都具有运动的能力,当捕捉到猎物后,在猎物旁的腺毛全都会弯过来压制猎物,最后连叶片整个都弯曲起来了,除了更能防止猎物逃走外,还能使更多的腺毛都能接触到猎物,而能作更有效的消化。  
我们分成几个方向来介绍茅膏菜的养护方法:  
光照:沼泽生植物,原生环境没有高大植物遮荫,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夏季应加50%遮荫或置于室内窗台上即可。或用18W节能灯管在距植物20cm的上方进行人工光照栽培, 照射时间为12小时/天。   
水分: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以盆浸法(香港、台湾地区称之为“腰水”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具体做法是:将茅膏菜的盆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1-3cm深,并定期补水。  
基质:无添加肥料的细泥炭:颗粒状质料(珍珠岩、沙砾等)为1:1或纯水苔,基质应于每年春天更换一次。   
温度:生长季15℃-35℃,冬季如想让其休眠,则须控制在10℃左右。但根据多年的养护经验,不经过休眠对来年的正常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喂食:请不要强迫他们吃过多的东西,它们会自己捕食。最多只能在2片叶子上投喂节肢类动物(小昆虫、蜘蛛等)。  
施肥:食虫植物的根系极不耐盐,直接将肥料施入基质中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应叶面喷施低浓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观叶植物肥料,可按推荐浓度的1/5施用,生长季每2周喷施一次。   
不要过分强调湿度,过于频繁的对植物喷水的做法是不对的,盆浸种植已经能提供足够的湿度。而且,过强的水流还会冲走茅膏菜的黏液,使里面的腺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腺体的干枯死亡,使叶片降低或失去捕虫能力,进而加速叶片的衰老。如果南方的朋友们想要露地种植的话,一定要避免风吹。  
如果您买了种子请按以下步骤播种:     
(●种子黑色,个头只比灰尘大点,不要轻易打开包装,打开前请确定没有风,你没有感冒!不然会被吹走的呀!哈哈!¥!%?%!?)  
准备基质:将需要使用的基质放入稍大的容器进行混合,再加入少许水拌湿后备用。  
准备好播种的花盆: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乘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充分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  
播种:小心打开种子包装,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基质表面(如粘在包装纸上了,可撕一条纸片把它刮下来),不可覆土。  
喷水:用喷瓶将表面喷湿,喷头调到雾状小心喷射,以免种子被冲走。  
将播好种子的花盆连同玻璃缸或水盆一齐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如果是水盆,应加顶端开口塑料罩保湿。注意及时补水,一般30天左右发芽(20度)。  
长大后如生长过密,可进行带土移植,切忌伤根。  
这些来自于湿地的精灵们,因为它们并不像它们外表所表现出的那样强悍,而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种群。他们的家园正因为人们的贪婪而迅速的缩小,他们野生的兄弟们也因为他们美丽的外表而被人们采挖殆尽——几乎所有的湿地食虫植物都已经濒危了。保护和扩展它们的生存空间,是人类对自然的回报。请善待它们,給食虫植物一个小小的家!  
请关爱食虫植物和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湿地,并祝您和您的植物健康!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10:34:15 |顯示全部樓層

瓶子草的基本养护方法 (嗚謝: 小猫咪提供資料)

瓶子草的基本养护方法
瓶子草(Sarracenia)产于北美洲,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沼泽地区,造型奇特,颜色艳丽,深受植物发烧友的喜爱!种植要求--温度:生长温度15-35℃。水分:用水以不含石灰质为佳,最好是雨水或蒸馏水。盆宜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1-3厘米深,并定期补水,保持盆土湿润。湿度:大于30%,可用水盘或放置在玻璃缸内等方法增加湿度,另可在盆土的上面放上水苔。光照:全日照,夏季遮荫,不要让强光直射,否则叶片易灼伤。基质:可采用泥炭土、水苔、珍珠岩和少量沙按2:2:1:1混合或纯水苔。 请关爱食虫植物和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湿地,并祝您和您的植物健康。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10:39:03 |顯示全部樓層

泥碳土 (嗚謝: 無盡的蝕毒 )

泥碳土是一種優良的食蟲植物栽培介質,它是酸性的,而且保水能力很高。然而,市面上所販賣的泥碳土並不適合用來栽培食蟲植物,因為它們都經過加工處理而改變性質,以作為一般園藝植物用的栽培介質。所以,若你還是想要以泥碳土作為食蟲植物的栽培介質,你必須買到真正適合的泥碳土,否則就是要改變使用方法。



園藝上常用的泥碳土,是由死去的泥碳苔之殘骸所構成的。泥碳苔是泛指泥碳苔屬植物(Sphagnum)的通稱,園藝上常用的水苔,其實也就是一種泥碳苔。在英文上,「Peat moss」就是泥碳苔屬植物的俗稱,意思就是構成泥碳土的蘚苔植物。不過,「Peat moss」也能表示為泥碳土,「Sphagnum peat moss」則是比較精確的說法,意指真正由泥碳苔所組成的泥碳土。

泥碳苔通常生長在冷涼而潮溼的地區,經過長期的堆積而形成泥碳土。在冰河時期的高緯度地區,地表覆有一層很厚的冰。由於冰層滑動而侵蝕地表,造成地形凹陷。當冰河消退之後,就形成大規模的湖泊群。由於泥碳苔喜歡潮溼的地方,因此就會沿著湖岸生長。當泥碳苔死去之後,活的泥碳苔又從上面生長,如此反覆不已,活的泥碳苔下方就會累積出厚厚一層死去的泥碳苔。由於泥碳苔比較輕,能漂浮或半沈於水中,所以泥碳苔漸漸地往湖的中心生長。因此,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死去的泥碳苔就會累積,達到數公尺之厚,並且把整座湖掩蓋起來,形成「泥碳沼澤(Peat bogs)」。

由於泥碳苔本身含有酚類物質,泥碳苔又會釋放氫離子而使環境變酸,加上泥碳苔生長在氣溫較低的地區,這些都不利於細菌的生長。因此,泥碳苔本身的特性及氣候狀況,使得死去的泥碳苔並不會馬上腐爛而消失,而得已累積下來。在經過漫長的時間,經由緩慢的分解之後,剩下以碳為主的殘骸,而成為我們所見到的泥碳土。

從表面上看起來,泥碳沼澤是堅實的地面,但其實危險性非常高。你可以在泥碳沼澤上走動,但是你會發現地表並不是平穩的,而是會因為人的走動而有上下擺盪的起伏。這是因為這個由泥碳土構成的地表其實是漂在水上,而且水份含量很高,所以整個地表的結構並不夠堅固。有時候,可能不小心下腳太重,或是因為好玩而跳躍,下場就是踩穿地表,一瞬間,半個人就陷入土裡,很難獨力脫困,嚴重的也有整個人就陷到土裡而死。過去曾經有人發現,泥碳沼澤掩埋一些古代人類的屍體,由於泥碳沼澤裡面缺氧,細菌也不多,所以這些古代人類的屍體能夠保存良好,而在考古學上深具價值,得以窺見古代人類的生活。由於泥碳沼澤上通常會有食蟲植物,假如要去參觀,務必結伴同行,並攜帶繩索,以免發生意外。

在園藝上,泥碳土是非常受到歡迎的栽培介質,因為它的保水性很好,能夠改善栽培介質,增加有機物的含量。所以市面上販售的栽培介質,有一大部份就是泥碳土。像是栽培土或培養土之類的,主成份就是用泥碳土,而且這種泥碳土都有再加工處理過,所以變得非常細緻,不會帶有很大的纖維,可以很容易地填入各種栽培容器,而能栽培各種植物。

然而說到重點,市面上所有的泥碳土都不能用來栽培食蟲植物。

為什麼市面上的泥碳土不能用來栽培食蟲植物呢?還記得泥碳沼澤的特性嗎?那就是很酸,pH值可低到4左右。在這麼酸的環境下,大多數的植物根部無法從土壤中吸收營養鹽份。這是因為植物的根部要吸收土裡的鹽份時,必須將根部內的氫離子排出,才能將外界的鹽離子吸收進來。然而若當外界太酸,也就是外界已經充滿太多的氫離子時,植物的根部就很難再排出氫離子來吸收鹽離子。因此,一般的植物在這麼酸的環境下都會長得不好。生產泥碳土的廠商當然不能賣這種酸性的泥碳土,所以,當廠商從泥碳沼澤開採泥碳土之後,都會把泥碳土進行改良,加入石灰來提高酸鹼值,使其成為弱酸,pH值約為6左右,甚至有些廠商還會在泥碳土中加入肥料,這樣消費者買回去就能直接種花了。然而,這種調整過的泥碳土,就不適合用來栽培食蟲植物了。食蟲植物種在這樣的泥碳土上,就不會長得很好,也可能很快就死掉了。

真正適合栽培食蟲植物的泥碳土,是開採之後不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販售的泥碳土。這樣的泥碳土不含有肥料,而且很酸,pH值達到4到5之間,這也就是許多食蟲植物喜歡的生長環境。然而問題是,市面上不會有人賣這種泥碳土的。畢竟花市販賣的都是一般常見的園藝植物,當然就要販賣適合一般園藝植物專用的泥碳土,哪有人會賣那種完全沒處理過的泥碳土,叫消費者自己調酸鹼值又加肥料的呢?

在網路拍賣上,有賣家宣稱他們有賣食蟲植物專用的泥碳土,但其實那並不合格。賣方以為不添加肥料的泥碳土就能用來栽培食蟲植物,但他們忽略這種泥碳土的酸鹼值有被調整過。像這一類不添加肥料但有調整過酸鹼值的,俗稱為「白泥碳土」的泥碳土,仍然不適合栽培食蟲植物。雖然它不含肥料,但因為加入大量的鹼,把酸性的泥碳土變成弱酸的泥碳土,就會使得泥碳土的鹽份提高。拿這種泥碳土來種食蟲植物,效果不佳。

其實,買不到真正適合食蟲植物的泥碳土並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還是有一些栽培介質能夠用來種食蟲植物,不要強求一定非泥碳土不用。就算你知道哪裡有賣酸性而且不添加肥料的泥碳土,那也都是巨大的包裝,一包有50公斤重,體積超過200公升。如果你的植物栽培數量不是那麼多的話,這麼大包的泥碳土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用完,而且又很占空間。我曾經買過一包,花了五年才用完。除非你能買得到分裝的,或者找一些人合購才比較恰當。

而市面上能買得到的那種有調整過酸鹼值,甚至是加了肥料的泥碳土,並非全然不可使用。我在沒買到酸性而且不添加肥料的泥碳土之前,就是拿市面上常見的泥碳土將就地使用。不過,我的做法是將這種泥碳土作為土壤改良之用,而不是把食蟲植物直接種在這種泥碳土中。我很喜歡用顆粒土作為食蟲植物的栽培介質,因為它的鹽份含量很低,然而顆粒土彼此之間不會黏在一起,所以固定植物的效果就不好,而且萬一打翻了花盆,整盆的顆粒土就都會倒出來了。這時候,如果你將顆粒土中混入1/5到1/10的泥碳土,這樣就能成為很好的栽培介質,它的保水性好,但又不失去排水性,也能使整個栽培介質能夠緊密地黏在一起,能穩穩地固定植物。另一方面,因為泥碳土的用量較少,所以泥碳土裡面所含有的鹽份也就被稀釋了,對食蟲植物的影響就不會太大。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11:15:25 |顯示全部樓層

迷你毛氈苔孢芽的栽培方法 (嗚謝: 無盡的蝕毒 )

孢芽是迷你毛氈苔特有的無性繁殖方式,就像播種一樣,將它灑在栽培介質上,就會萌發,最後成長為一株植株。這是每年冬季必定進行的工作。

澳洲西南方特產一類長得很小的毛氈苔,它們的成株直徑最大只有2公分多而已,也有直徑不到1公分的品種,通稱為「迷你毛氈苔(Pygmy Drosera)」。迷你毛氈苔的生活環境特殊,當地的夏天是旱季,迷你毛氈苔會進行休眠來渡過乾旱的季節;冬季時開始降雨,迷你毛氈苔就回復生長狀態,開始長出捕蟲葉,不過隨之而來的是開始長出「孢芽(Gemmae)」。孢芽就像鱗片或小顆粒一樣,從中心的生長點長出來,數量很多,甚至還會「滿出來」。本文以Drosera pulchella為例來說明。

迷你毛氈苔的孢芽並不大,比較大的長度約為2 mm,小的則不足1 mm。每一個孢芽上面有一個芽。

在當地,雨水會將孢芽打散,而散落在母株周圍。孢芽落到地面上就會開始發芽,而成為新的植株。這是迷你毛氈苔特有的無性繁殖方式。迷你毛氈苔當然也會結種子,不過在人工栽培的環境下,一般來說是不太容易的,因為它無法自花授粉。另一方面,用種子來繁殖的生長速度較慢,或許是因為種子太小,所帶有的養份較少,所以從種子開始長為成株需要四到五個月,然而孢芽只需三到四個月就能成為成株了。

所以,孢芽就是最適合迷你毛氈苔繁殖的方式了。那麼,該怎麼種孢芽呢?非常簡單,就把它當作種子來播就好了。

首先來準備適合的花盆。迷你毛氈苔的根很長,而且不喜歡太過潮溼的栽培介質,因此使用比較深一點的花盆,至少有10公分深是比較好的。有人偏好使用更高的花盆,像是栽培蘭花用的蘭花盆,也有人使用珍珠奶茶的杯子。不過對於容易栽培的品種,像是Drosera pulchella來說,即使栽培介質只有5公分深,也是可以種得好好的。

然後來準備栽培介質。迷你毛氈苔偏好中性的栽培介質,我們可以使用花市常見的顆粒土。顆粒土有分粗細,可以買各種顆粒大小的顆粒土來備用。

除了顆粒土之外,沙子也是很好的栽培介質。如果找不到沙子,也可以買水族用的矽沙。近年來有人販售這種白色細粒的矽沙,不同於栽培水草用的粗粒矽沙。請不要拿粗粒的矽沙來種迷你毛氈苔,因為粗粒的矽沙不易吸水。如果覺得那種白色的細粒矽沙太貴,也可以購買濾水器過濾用的矽沙。

最後再準備一些泥碳土,最好是打碎的,比較容易和沙子混合均勻。

我所喜好的栽培介質是混合的,以顆粒土為主,再混合少量的泥碳土。我通常拿3份的中粒顆粒土(粒徑約5 mm)與1份細粒顆粒土(粒徑約1 mm)混合在一起,再加入約1/5到1/10的泥碳土。為了避免孢芽掉入顆粒土的縫隙中,可以在表層上再鋪一層沙子。我這次在表層上鋪一層矽沙,矽沙也有和少量的泥碳土混合,比例為4份矽沙對1份泥碳土。最後,如果栽培介質表面不平整,可以噴水將之撫平。

全部只用顆粒土來栽培也是可以,只是那樣的栽培介質會太過鬆動,無法好好的固定植物,最好還是加入一點沙子比較好。也可以全部用河沙或矽沙來種,只是缺點是會很重,而且容易長綠藻。如果有加入少量的泥碳土,讓栽培介質酸一點,就比較不會長綠藻了。有些容易栽培的品種,可以種在純為泥碳土的酸性環境下。像是Drosera pulchella就是,我試過種在純泥碳土上,生長的狀況和種在顆粒土上是差不多的。最好別用水苔,因為水苔的孔隙太大,孢芽很容易就掉進去。

然後,我們要找個工具來取孢芽。通常就使用這種尖尖的鑷子。

這種鑷子是夾電子零件用的,在專賣電子零件的商店有賣,而且有多樣化的選擇,不見得要買這一種的。請記得要買不鏽鋼製的,雖然價位較高,但才不會生鏽。有些廉價的鑷子看起來閃閃發亮,其實只是電鍍的,很快就會生鏽。

用尖鑷子輕輕地夾起孢芽。請夾著孢芽邊緣,不要夾到中間,以免把芽給夾壞了。

請挑選那些容易剝落下來的綠色孢芽,那就是成熟的孢芽。因為孢芽都是從中心長出來的,所以還沒成熟的孢芽都在內圈,比較小,也不容易剝下來,而在最外圈的孢芽就是成熟的,會自己從母株上脫落下來。不過,如果成熟的孢芽還留在母株上,一直沒接觸到潮溼的地面,它就會死去,變成黑色的。所以看到迷你毛氈苔長出孢芽後,就要儘早來栽培。

把孢芽夾起來之後,就放在栽培介質的表面上就好了。如果孢芽會黏在鑷子上,那就把孢芽「抹」在栽培介質上。

孢芽不需要覆土,但是孢芽之間需要保持適當的間距,預留一些生長空間。由於迷你毛氈苔的孢芽幾乎每個都會萌發,而且在人工栽培環境下的存活率很高,如果播得過於密集,將來會大大地影響彼此的生長。不要認為以後再來移植就好,因為迷你毛氈苔都不耐移植。

播好之後,就浸在水盤裡,然後擺在全日照的地方。迷你毛氈苔需要很強的光線才會長得快。

假如戶外的光線不足,例如基隆這一陣子天天下雨,我之前買了一批孢芽就用電燈來照了。為了讓光線夠強,所以把底下墊高,讓植物能接近燈管。

有關於其他的部份,空氣溼度並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別放在風大的地方就好了。在施肥上,等到發芽約一兩個月後才進行,因為孢芽本身含有足夠的養份,可以應付植物初期的生長。而之後的栽培管理,可以把它當作普通的毛氈苔來栽培就好了,只要栽培介質一直維持在潮溼的狀態,它就不會在夏季完全進入休眠,還能繼續生長。

原來的母株在產生孢芽完後,會再重新長出捕蟲葉來,進入下一個生長週期,所以請繼續好好照顧母株。一般來說,迷你毛氈苔可以存活兩年,能夠產生兩次孢芽,足以產生數十到數百個後代。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39:09 |顯示全部樓層

初學者指南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食蟲植物是一類較少為人所知的園藝植物,它們具有異於一般植物的「食蟲」特性,再加上一些誤解,以致於人們總以有色的眼光看待這些特別的植物,連帶地,主觀地以自己的認知來栽培食蟲植物。因此,初學者多會有栽培失敗的遭遇,使得食蟲植物被認定為不易栽培的植物。
  食蟲植物的栽培難易度依種類而有很大的差別。不過,在市面上常見的食蟲植物都是屬於容易栽培的品種,只要遵守以下的基本栽培法則便可以種得很好了。這些基本的栽培法則大多不難做到,但要注意,食蟲植物與一般園藝植物比較起來,它們對於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如果有某項基本法則沒有做到,就有可能使食蟲植物長得不如預期,或者造成死亡。
  由於本站的內容較多,對於從未接觸過食蟲植物,或者才是剛入門的新手而言,可能會不知從何著手。因此,特別設立新手專區,使初學者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正確的基本栽培方法。



食蟲植物的生長環境


  食蟲植物廣泛地分佈在世界各地,從平地到高山皆有存在的蹤跡。許多食蟲植物生長在開闊的溼地,這些溼地因為常年有水份流經地表,土地上的養份便不斷流失,而造成了一個貧瘠、潮溼,而且帶有酸性的環境。在同樣的環境上,也有其他的植物生長著,不過,因為土地缺乏養份的關係,這些植物長得較為矮小,而且數量不多,所以,食蟲植物普遍能獲得充份的陽光。



食蟲植物的栽培基本法則
  成功栽培食蟲植物的方法,便是提供一個近似食蟲植物生長的環境,如下列所述:

▓ 低礦物質含量且酸性的栽培介質

  食蟲植物與一般植物在栽培上最大的差異,是在於食蟲植物只能生存在礦物質濃度很低的環境中。因此,栽培食蟲植物首要的條件便是使用礦物質含量低的栽培介質。所謂礦物質含量低的栽培介質是指不含肥料的栽培介質。不含肥料的栽培介質有沙、珍珠石、蛭石、水苔、顆粒土等等。

  泥碳土是需要注意的栽培介質。泥碳土常用於食蟲植物的栽培,其礦物質含量低而且是酸性的。不過,市面上常見的泥碳土通常是用在業餘園藝上,故會混入肥料,而且會加入鹼性物質來調整酸鹼度。直接使用這樣的泥碳土,通常會導致食蟲植物生長停滯或死亡。完全未處理過的泥碳土是用在農業上大量栽培使用,在市面上不易買到,必須特別向園藝公司訂購。
  若要使用市面上所販賣的已添加過肥料的泥碳土,需要先「洗土」來降低肥料含量。先準備網眼很小的濾網作為洗土的工具,再將泥碳土放進濾網後便用清水沖洗,再用手擰乾,至少反覆五次以上。

  另外,下列的栽培介質帶有大量的鹽份,不可用在食蟲植物的栽培。

培養土 由泥碳土和其他栽培介質混合而成的,因為要用於一般園藝植物的栽培,因此已經被預先加入肥料,特別是加入有機肥料的培養土即使用水洗也是無法有效去除。
發泡煉石 含有極高含量的鹽份,水洗也難以去除,故不可使用。
大理石和珊瑚砂 含鈣的栽培介質,例如都會釋出鈣鹽,使環境的鹽份增加而且偏鹼,故也是不能使用的。

▓ 低礦物質的水

  為提供低礦物質的栽培環境,水質是不可忽略的。許多地區的自來水水質較差,礦物質含量高,直接用於食蟲植物上都無法得到良好的栽培效果。若自來水的水質較好則可直接使用,但需注意的是,若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則需要定期清洗水盤,以免鹽份累積。最佳的水源是逆滲透水、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這些水幾乎不含鹽份,可以得到最好的栽培效果。

▓ 潮溼的環境

  大多數食蟲植物喜歡潮溼的土壤與較高的空氣溼度。最簡單的作法便是以浸水法作為澆水的方式(在網路上許多人稱之為「腰水法」,此詞源於日文)。浸水法的做法是取一個水盤墊在花盆之下,將水盤注滿水即可,如此水份便自動被栽培介質吸收。只要水盤的水不乾掉,栽培介質便可長久維持潮溼。
為了維持空氣溼度,將植物放在避風處,甚致將植物放在水族箱中,可得到更高的溼度。如果用密閉式的環境提供溼度,必須避免陽光曝曬,否則會因溫室效應使植物熱死。

▓ 充足的光照

  大多數的食蟲植物需要大量的光照,所以盡可能地將食蟲植物栽培在有陽光的環境下。少數的食蟲植物怕熱,或者它本來就生長在陰暗處,則這一類的食蟲植物栽培在明亮的散射光處即可。如果栽培地點無法獲得充足的日照,則必須用電燈來補充。可用水族養殖用的燈具,裝上一般家用的日光燈管即可,開燈的時間則參考當時季節白天的長度,可配合定時器自動開關電燈。

▓需要強光的食蟲植物
  捕蠅草、土瓶草、毛氈苔、瓶子草、彩虹草、部分的豬籠草、狸藻。
▓需要弱光的食蟲植物
  捕蟲蓳、部分的豬籠草。

▓ 適當的養份供給

  提供食蟲植物養份的方法有「餵食」和「施肥」兩種。餵食是大家最先想到的做法,畢竟食蟲植物主要獲得養份的方式是捕蟲。栽培在戶外的食蟲植物通常自行能捕捉到足夠的昆蟲,不需要額外供給。如果栽培環境的昆蟲過少,就有必要人為供應昆蟲了。給予食蟲植物的昆蟲並不沒有特殊要求,可以使用任何昆蟲。若找不到昆蟲,可以用蛋白質含量高的替代品,例如魚飼料或肉鬆。

  雖然給食蟲植物餵食是一種樂趣所在,但是餵食並不是方便的工作,而且食物容易在食蟲植物的捕蟲葉上腐壞,有礙觀瞻又不利衛生。最好的替代方案則是施肥。若要採用施肥方式,則使用市售含氮量高的化學肥料,常用為「花寶五號」。使用前,將肥料以水稀釋四千到一萬倍後,以噴霧方式噴溼整個植株,每個月一次即可。

  由於食蟲植物對養份的供應較為敏感,過量的養份會嚴重傷害食蟲植物。因此,無論是施肥或餵食,只要選其中一種來實施便足夠了。

剛買到食蟲植物的處理


  食蟲植物對於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因此,買回家的食蟲植物停止生長或是變差,都是常有的事。為了使食蟲植物儘快適應新的栽培環境,我們需要對其做馴化的工作,如下所述:

▓ 空氣溼度的適應  

  市面上買來的較為小型的食蟲植物經常都被蓋了一個透明杯蓋,為的是提供溼度。除非你的栽培環境非常乾燥,例如種在冷氣房裡,否則是沒必要蓋上杯蓋的。不過,立刻拿掉杯蓋會造成適應不良,只能先將杯蓋半開,經過幾天到一個星期再完全拿掉。

▓ 光照的適應

  市面上的食蟲植物常來自於有遮蔭的溫室,所以,是不可以冒然地將剛買回來的植物放在陽光下。剛買回來的食蟲植物必須栽培在遮蔭處,例如放在牆角或是其他植物的陰影下,先做好空氣溼度的適應工作,然後再逐漸將植物移出陰影,以適應強光。

▓ 郵購的食蟲植物的馴化方法

  郵購的食蟲植物因為經過長途的運輸,通常會較為衰弱,因此需要較長的馴化過程。當植物收到時,需要立刻將植物種到盆裡,並提供很高的空氣溼度,像是用塑膠袋包住植物。光照方面,供應弱光即可。待一兩星期後,才以漸進方式,改成正常的栽培方法。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41:58 |顯示全部樓層

病蟲害防治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雖然食蟲植物會吃蟲,但是食蟲植物也會被蟲吃。蟲害通常好發在某些特定的食蟲植物上。蚜蟲常見出現在毛氈苔上,往往在毛氈苔的花莖上或沒有腺毛的部位佈滿密密麻麻的蚜蟲。介殼蟲則容易感染瓶子草,使得瓶子草的瓶子表面貼著許多薄殼狀的物體,並造成瓶子變形。豬籠草則易感染紅蜘蛛,使得葉子(其實是葉柄)產生許多褐色的斑點。在戶外栽培的食蟲植物則又有可能會被某些毛毛蟲吃掉,例如捕蟲蓳或毛氈苔皆有遇過被不明的毛毛蟲啃食。捕蠅草很少發生病蟲害,有人指出會發生介殼蟲,但都屬少見的案例,倒是缺乏管理時易生病而死掉。瓶子草亦容易因不明的疾病而快速地枯萎掉。



徒手清除病蟲害


  如果出現蟲害,則先用人工的方式除去害蟲。小型的昆蟲,例如蚜蟲或介殼蟲,可以用毛刷將它們刷掉;毛蟲或是蝸牛則用手抓即可。不過,對於蚜蟲來說,務必要趕盡殺絕,因為蚜蟲可以行孤雌生殖,也就是只要有一隻蚜蟲存活下來,以蚜蟲的繁殖能力,很快便能再度危害植物。蚜蟲很難防治,因為蚜蟲具有翅膀能夠從遠處飛來,另外,螞蟻也會搬運蚜蟲,所以,栽培食蟲植物的附近有螞蟻窩並非是一件好事,也必須一並去除。



藥物控制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蟲害或病害,則直接將植物有病的部位剪掉,因為這些已經生病的部位即使能將來能夠除去病蟲害,也不會恢復。嚴重的病蟲害在剪掉生病的部位後,通常還要搭配農藥的處理,以徹底治療。要注意的是,農藥對人體具有危害性,使用上一定要非常小心。常有人提出一些比較安全的自製殺蟲劑,例如以香菸水來噴灑蚜蟲。不過,我使用的結果是效果很差,沒什麼用。在一般的假日花市裡通常是買不到農藥的,替代的是一些毒性較低的生物農藥。生物農藥的作用原理通常只是驅蟲而已,這類的農藥都是萃取某些植物成份,而這些成份對昆蟲有刺激性,若食蟲植物被這種生物農藥噴灑過後,則昆蟲就不喜歡接近了。生物性農藥的效果通常較化學農藥來得差,效果較不顯著,而且價錢較貴,唯一的優點是對人體比較安全。

  化學農藥得到專門的農藥行購買。不過,農藥行所賣的農藥包裝都很大,遠遠超過一般業餘栽培的用量,而且將這些劇毒的農藥存放在家裡也是一大潛在的威脅。替代的作法是去園藝行詢問,有些園藝行有販賣小包裝的農藥,符合業餘的需求。

  農藥通常是有專一性,也就是說某種農藥只能治療某些病蟲害。分類上通常分成殺菌劑、殺真菌劑及殺蟲劑,毒性上是殺菌劑最弱,殺真菌劑較強,殺蟲劑則毒性最高,這是因為昆蟲與人類的生理較接近,所以對昆蟲有害的藥物自然對人體有害。由於殺蟲劑毒性高,用噴灑方式易吸入人體,因此也有另一種型式的殺蟲劑,稱作「系統性殺蟲劑」。系統性殺蟲劑是顆粒狀,如同肥料那樣撒在栽培介質上,使植物吸收,因此讓整個植株有毒,任何昆蟲吃了含殺蟲劑的植物後便會死亡。這種殺蟲劑對於蚜蟲和介殼蟲這一類刺吸式害蟲的防治非常有效,當然,藥效是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需要定期使用。

   無論是哪一種藥物來防治害蟲,多少都對人體有所危害,所以,絕對不能用在室內,只能將受害的植物隔離,帶到戶外去使用農藥治療。再次強調,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才使用農藥了。農藥對人體的危害很大,使用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預防的方法


  蟲害的發生常是因為環境的不良而造成的。栽培密度太高或是通風不良,都容易發生蟲害。這問題特別容易發生在室內栽培,因為空間上的限制造成過度擁擠或是通風不良,往往會比起戶外栽培發生更嚴重的病害。若能改善栽培的環境,加強通風,則可以有效減少病害的發生。另外,在購買新的植物後,最好能先檢查一下植株有沒有帶入致病的昆蟲,若有則必須先隔離治療,之後才能與其他的食蟲植物栽培在一起。這個步驟對室內栽培者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室內栽培的環境通常比較密閉,一有病蟲害發生時往往會很快地感染其他健康的植株。

將栽培環境整理乾淨也有助於減低病蟲害發生的機會,缺乏管理的食蟲植物非常容易引起各種病蟲害。由於食蟲植物的栽培環境較為潮溼,若累積太多枯葉,則這些枯葉容易發黴,進而引起病蟲害。瓶子草特別容易因為不明的病害而整株枯掉,有人指出若能將瓶子草的枯葉清除掉,則可避免這種問題。

   如果有使用藥物的能力,則可定期使用藥物以防止病蟲害發生。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43:33 |顯示全部樓層

食蟲植物的簡易栽培方法 (嗚謝: 食蟲植物記)

捕蠅草


  捕蠅草喜好全日照的環境,強光是讓捕蠅草的夾子變紅的唯一方法。可用浸水法維持介質的溼度,但不要過溼。捕蠅草不怕熱,但在冬天時需要休眠,此時介質需要乾一點,並讓捕蠅草吹冷風讓它進入休眠狀態。春天則捕蠅草重新開始生長,並開花。不過,若不是為了收取種子,建議將花芽剪去。繁殖採用葉插或是分株。



毛氈苔


  毛氈苔喜歡大量的光線,最好能夠栽培在陽光之下。擁有足夠光照的毛氈苔才會變紅,並且產生水珠。

  一年生的毛氈苔大多用種子繁殖,有些可以用葉插法;無法葉插的種類可用根插法或是分株。迷你毛氈苔會在冬天產生孢芽,可取下來播在土上。

  迷你毛氈苔這類毛氈苔在夏季休眠,秋天開始生長,冬天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並產生孢芽,此時可將孢芽取下播在土上,便會再長出新的植株,原有的母株還可以繼續栽培。容易栽培的品種可以當作一般的毛氈苔那樣栽培。如果介質一直維持在潮溼的狀態,可防止植物在夏天進入休眠狀態。

■ D. adelae

  少數需要遮蔭的毛氈苔,特別是夏季時一定要放在遮蔭處。最佳的光照強度是只讓腺毛變紅但葉片仍是綠色;葉片整個變紅則光照過度。

■ D. binata

■ D. burmannii

■ D. capensis

  有點怕熱的毛氈苔,有時在夏天會枯萎,但到秋天時會再長出新芽。

■ D. prolifera

  與D. adelae的栽培方法相似,但更怕熱。

■ D. ericksoniae

  迷你毛氈苔。

■ D. microscapa

  迷你毛氈苔。

■ D. nitidula

  迷你毛氈苔,最容易栽培的品種,其亞種或雜交種的栽培方法皆相同。

■ D. paleacea

  迷你毛氈苔。

■ D. pygmaea

  迷你毛氈苔。

豬籠草


  豬籠草喜歡明亮的陽光,可促使瓶子變紅或顯出斑紋。有些品種可以晒太陽,但有些則喜歡較陰暗的環境。較高的空氣溼度是豬籠草長出瓶子的必要條件,但栽培介質不可過度潮溼。澆水是最適當的方法,浸水法亦無不可,但需用低水位,同時採用較為透氣的栽培介質。較大的日夜溫差有助豬籠草的生長,但是豬籠草不喜歡季節的變化,特別是冬天的低溫會降低成長速度。所有的豬籠草都怕冷,即使是高地種也是一樣,冬季時要防風以減少凍傷。高地種的豬籠草在栽培上的關鍵是夏天需要降溫的設備才能夠栽培。

■ N. alata

  非常容易栽培,它似乎就是花市常見的綠色瓶子豬籠草

■ N. ampullaria

  空氣溼度高一點有助長出較美觀的瓶子,喜歡較暗一點的環境。

■ N. bicalcarata

  喜歡溫暖且高溼度的環境,但是非常怕冷,寒流往往帶來致命的後果。

■ N. campanulata

  喜歡較暗一點的環境,冬天要預防凍傷的問題。

■ N. gracilis

  冬天要預防凍傷的問題。

■ N. hirsuta

  適合較暗的栽培環境。

■ N. khasiana

  容易栽培的高地種,夏天需要遮蔭以免晒傷。

■ N. northiana

  是低地種中不易栽培的種類,非常不耐移植。

■ N. rafflesiana

  冬天要預防凍傷的問題。

■ N. truncata

  非常強健的品種,似乎不會凍傷,不過其小苗的生長速度很慢,一年只長幾片葉子。

■ N. ventricosa

  容易栽培的高地種。

瓶子草


  瓶子草的栽培方法與捕蠅草相似,同樣喜歡強烈的陽光,而且需要如此才會顯現其花紋。不過,它更喜歡潮溼的栽培介質,最好採用高水位的浸水法,把它當作溼地植物一般來栽培。瓶子草的栽培環境需要維持乾淨,需要將枯葉清理掉,否則生長雜亂的瓶子草往往原因不明地突然死亡。瓶子草需要休眠,冬天應讓其處在寒冷的環境下。進入休眠的瓶子草仍會長葉子,此時的葉子呈現扁平狀,非常寒冷時則所有的葉子枯萎。若春夏季時仍然只長出扁平的葉子,則可能是栽培介質或水質有問題。



響尾蛇瓶子草


  栽培方法與瓶子草相似,但它非常怕熱,想要安全度過夏天,必須使其根部維持在較為低溫的狀態,例如用控溫的水槽。另外,它不像瓶子草的根部能忍受較缺氧的環境,需要較為透氣的栽培介質。



貉藻


  貉藻是為水生植物,喜歡酸性的水質。貉藻並不易栽培,因為它怕熱,而且需要水質較為穩定的環境。冬季時會產生冬芽並沉入水中,春季才開始生長。



狸藻


  狸藻有三大類不同的型態:陸生型、附生型和水生型。這三種型態在栽培上的差異在於澆水上。陸生型的狸藻可如同毛氈苔或捕蠅草那樣栽培即可,附生型則需要較乾一點的栽培介質,可採用蘭花的栽培方法,水生型則是漂浮在水面生長。狸藻喜歡明亮的光線,有些則喜歡日照,但有些品種怕熱,必需放在陰涼處。狸藻需要休眠才容易開花,因此在冬天時需使栽培介質較為乾一點。



螺旋狸藻


  栽培方式和陸生狸藻相似,但可用更深的水位來浸泡栽培,甚至水位可淹到植株。螺旋狸藻喜歡明亮的光線,但似乎怕熱,夏天必須放在較陰涼處。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46:37 |顯示全部樓層

餵食與施肥 1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食蟲植物生活在貧瘠的土地上,但藉著捕食昆蟲而能獲得養份。在園藝栽培上,同樣也要經由這樣的方式來促進食蟲植物的生長。

   餵食是大家最常想到的方法,畢竟現在我們栽培的是食蟲植物,餵食便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不過,餵食並不太方便,而且還會造成環境的衛生問題,所以,建議還是採用施肥才是上策。

   餵食或是施肥在執行上,只要任選一種就可以了。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餵食或施肥,謹記得寧可不足也不要過量。養份供應不足,頂多讓食蟲植物長得慢一點或小一點;過量的供應養份,會對食蟲植物帶來傷害。



餵食


  「餵食」是栽培食蟲植物所獨有的樂趣,相較於其他園藝植物,這是一種迥然不同的栽培方式,許多人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而來栽培食蟲植物。

■ 昆蟲

   只要是昆蟲皆可作為食蟲植物的食物。唯一要考慮的是必須配合食蟲植物的捕蟲能力給予適合的昆蟲,例如拿甲蟲來餵食毛氈苔就不太恰當,因為甲蟲的力量很大,容易從捕蟲葉上逃脫。對於捕蠅草特別要注意的一點便是要給予活的昆蟲,因為捕蠅草只認為會動的東西才是食物。

   放在戶外的食蟲植物不太需要餵食,因為它們自然就會吸引一些昆蟲前來。也可以用人為的方式增加昆蟲的數量,放一些果皮可吸引一些果蠅,若是使用有腥味的廚餘則可吸引蒼蠅。

■ 食物

  使用昆蟲來餵食是比較不穩定的方式,因為昆蟲的數量可能是有限的,要準備足量的昆蟲也是一件費力的事。所以,替代的方案便是使用「乾糧」!只要是動物製品的食物都可以用來供給食蟲植物,像是奶粉或是肉鬆。不過,我建議使用魚飼料,因為魚飼料是很容易長期保存的物品。購買魚飼料時一定要選用肉食性魚類專用的才行,這才會是高蛋白質的食物,才適合食蟲植物。另外,選擇粒狀的魚飼料會比較容易使用。使用這些替代品來餵捕蠅草是不可行的,因為捕蠅草不會將不動的物品當作食物。

餵食的缺點


  給食蟲植物餵食固然有一種趣味,但是餵食確會帶來一些問題。餵食最大的缺點便是衛生的問題了。食蟲植物消化食物的速度很慢,得花上幾天到幾個星期,在這段期間,未消化完的食物便會腐敗、發黴。這樣的問題在室內栽培上會特別嚴重,特別是豬籠草的瓶子便會因此而散發明顯的惡臭,毛氈苔上的黴菌不斷散播孢子,這些可能都是有害健康。

  所以,當你的好奇心已經滿足後,應儘快採用「施肥」的方式才是上策。



施肥


  野生的食蟲植物藉由捕食昆蟲來獲得養分。然而,在人工的栽培環境中,有許多因素使得食蟲植物無法捕捉到充足的昆蟲。在都市或室內的環境中,昆蟲的數量向來是遠低於郊區,或是基於美觀及維護環境衛生的要求,我們可能會使用藥物來驅除昆蟲。

  我們常常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栽培食蟲植物就是要給它們餵食。的確,餵食可說是栽培食蟲植物所獨有的樂趣,不過,前提便是我們是否擁有充足的昆蟲來源。如果沒有足夠的昆蟲,雖然還是有替代品可作為食蟲植物的「食物」,然而,餵食的最大缺點,便是食物在捕蟲葉上腐敗,進而產生異味,引起環境衛生問題。

  其實是有替代方案的,施肥便是最好的養份供給方法。施肥在操作上很方便,可以較為精確地控制養份的供給量,也不會帶來蚊蠅或黴菌滋長。在商業上,農場大量生產品質均一而且乾淨的食蟲植物,便是施肥的效果。

  施肥的優點很多,相對地也有一些風險。食蟲植物與一般園藝植物的不同之處也反映在施肥上,絕對不能將一般施肥的概念套用在食蟲植物的栽培上。初次想試用施肥方法者,務必仔細讀完本頁後才可實施。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47:08 |顯示全部樓層

餵食與施肥 2 (嗚謝: 食蟲植物記)

肥料的選擇


  肥料的種類眾多,但以使用方式來分類則只有兩大類:基肥與追肥。基肥的用途在於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大多數的有機肥料或是長效型化學肥料都是基肥。不過,因為食蟲植物不能生存在肥沃的土地上,自然就不能使用基肥,因此關於基肥的選購與使用便不介紹。

   適用於食蟲植物栽培的肥料是追肥。大多數的追肥是速效型化學肥料,有液體也有粉末的型態。使用時用水稀釋後噴灑在植株上,讓肥料直接由葉片或莖來吸收,而不經由根部。追肥的種類亦有多種,因成份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在市面上最有名的追肥廠牌便是「花寶」,共有五種,每一種的氮磷鉀比例不同。食蟲植物需要較多的氮,因此選用「花寶五號」。除了花寶之外,其他廠牌的速效型化學肥料亦可使用,只要選用氮含量較高,或是觀葉植物用的即可。



肥料的配製


  追肥是由化學品直接配製而成,是為濃縮的肥料,因此,無論是粉末或高濃度溶液的追肥,在使用前必須先用水稀釋後才可使用。通常追肥的稀釋濃度為1000倍,意即為一公克的肥料必須溶在一公升的水中(如果是液體型態則是1毫升的肥料加到一公升的水中)。不過,這個濃度是一般園藝植物所使用的。由於食蟲植物對肥料非常敏感,為了安全起見,至少需要稀釋成四千到一萬倍。



施肥的方法
■ 施肥的部位

  食蟲植物的施肥方法,與其他園藝植物最大的差別,在於食蟲植物只能由莖與葉來接受肥料,而不是將肥料放在栽培介質中。在施肥前,將稀釋好的肥料注入噴霧器中,均勻地將整株食蟲植物噴溼即可。當然,無可避免的會有少量的肥料流入栽培介質中,但並無大礙。

■ 施肥的時機

  食蟲植物的施肥時機應當在植物的生長季才能使用,這樣吸收到植物體內的肥料才能立刻被細胞利用,使鹽濃度降低,才不會使細肥承受高濃度鹽類;如果植物不成長時而給予肥料,則因為肥料不被植物細胞利用,累積在細胞中,使得植物細胞中的鹽濃度過高,而造成傷害。

■ 施肥的頻率

  在植物的生長季時施肥的間隔通常為一個月一次,但可視植物的生長狀況調整。如果食蟲植物的生長迅速,則施肥的頻率可縮短到兩星期到一星期一次;如果植物生長遲緩,則需先找出原因後,待植物回復正常才能施肥。

■ 瓶狀捕蟲葉食蟲植物的施肥方法

  豬籠草或瓶子草具有瓶狀的捕蟲葉,可以將長效型的化學肥料,像是「魔肥」,直接投入瓶子裡。這一類長效型的化學肥料是用難溶的鹽類配成,在瓶子裡只會緩慢溶解釋出肥料。因此,具有瓶狀捕蟲葉的食蟲植物可以採用這種施肥方法,可以減輕施肥上的麻煩。

   以此方法施肥需注意的是一株植物只需有幾個瓶子投入肥料即可,而且每一瓶子只要投入一小粒肥料就夠了。因為每個捕蟲葉的壽命有限,如果捕蟲葉枯萎時還留有很多肥料,那將是一種浪費。

■ 水生食蟲植物的施肥

   若是栽培水生的食蟲植物,例如貉藻或是狸藻,則不能使用園藝用的肥料,這是因為園藝肥料都含有大量的氮和磷,非常容易造成綠藻滋生,而影響食蟲植物的生長。取而代之,是使用水草專用的肥料。水草的肥料亦分為基肥與追肥,因為貉藻或是狸藻依然是由植株吸收水中的養分,故不用考慮基肥的使用,只要使用追肥就好了。水生植物的追肥通常都稱作「微量元素」或是「鐵肥」,這是因為栽培水生植物時,氮和磷都是由魚的排泄物提供,而追肥只用來提供以鐵為主的微量元素。

   水生食蟲植物的肥料使用方式只要參照水草的使用方式即可。其實,如果你會栽培水草,則只要把水生食蟲植物與其他水草養在一起即可,甚至還可以再打入二氧化碳,提供碳給水生植物,如此食蟲植物的成長會非常快速。關於二氧化碳的使用或是水生植物的栽培技術,可參考相關的水草栽培書籍。

安全的施肥


  食蟲植物的根部對於肥料實在過於敏感,因此施肥對食蟲植物來說不免多了危險性。不過,只要照著前面的步驟做,使用正確的肥料濃度,在適當的時機施肥,就很安全了。我認為,想要把食蟲植物種得更好,想要使自己的栽培技術更上層樓,那就必須學習這些施肥的技術。

   在使用肥料時,有些操作步驟比較關鍵,但可能容易受到忽略,因此以下再特別說明:

■ 寧可不足也不要過量

   食蟲植物對於肥料非常敏感,過量的施肥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致死亡。如果不熟悉施肥的方法,一開始先用濃度較低的肥料,例如一萬倍稀釋的肥料。不需要擔心養分不足的問題,因為食蟲植物即使數個月沒有捕蟲或是不施肥,只會生長遲緩,不會死亡。等到技術成熟,對自己有信心後,再逐步提高施肥的份量。

■ 用逆滲透水配肥料

   配製肥料的水應該使用逆滲透水才好。對食蟲植物不利的是「總鹽濃度」,並非只是單純由肥料帶來的鹽濃度。所以,如果你用了硬水來調配肥料,你以正常的方法稀釋,但實際上鹽份還是會過高;若你有考慮到水質的問題,而去加大稀釋倍數,那卻造成養分過低,使得施肥的效果打折扣。所以為了簡化配製肥料的問題,使用逆滲透水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 不要用有機肥料

   因為現代人追求有機栽培,故有些追肥以有機物來製作。但是我並不推薦使用有機追肥,因為有機肥料會造成發黴,也會招來蚊蠅,還是應當使用化學肥料。

■ 確實稀釋肥料

   一般在稀釋肥料時,不需要像做實驗那般須要把肥料秤取得很精準,或者用量筒去量水量;我們只要使用肥料內附的藥匙或量杯來取肥料,用保特瓶來量水量就可以了。不過也不要太過草率地調配,如果每次配製出來的肥料濃度差異太大,反而會造成困擾。另外,粉末型態的肥料加入水中時並不一定會很快地溶解,因此一定要充份攪拌,確定肥料完全溶解後,你才能得到濃度一致的肥料。若肥料不完全溶解便拿來使用,那麼噴出來的肥料濃度可能會過高或過低。最安全的肥料調配方法是肥料事先配好,等一段時間後(可能是數天後)在使用前再充份攪拌一次,或者也可以將粉末的肥料配成濃縮液,待使用前稀釋並混合均勻,便不會有肥料濃度不均的問題了。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0:20 |顯示全部樓層

光照 1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食蟲植物與其他的植物一樣,都喜歡充足的陽光。許多食蟲植物生長在開闊但貧瘠的溼地,在那裡除了食蟲植物之外,只有一些生長不良的雜草,少有高大的植物會遮蔽食蟲植物,因此可說食蟲植物在一整天之中都可以接受到很充分的日照。對食蟲植物不了解的人都直覺地認為食蟲植物不喜歡太陽,確實,是有一些食蟲植物生活在較為陰暗的地方,但並非如想像中是生長在昏暗的森林底下。這些不喜歡強光的食蟲植物生長在樹蔭下或是太陽晒不到的山壁上,不過,周遭的環境仍然有十分明亮的散射光。

  在自然界中,植物可能受到周遭是否有其他植物或物體的存在,而不一定能整天接受到陽光。自然界光照的強度簡單地分為三種:

■ 全日照

  食蟲植物在生長環境中,從日出到日落,植株一整天都能接受到直射的陽光。

■ 半日照

  在食蟲植物生長的環境中,周圍有一些較高大的物體會在一天當中的某些時段遮住陽光,所以食蟲植物並不完全能夠整天接受到直射的日照,例如生長在草叢中的食蟲植物不免會被其他植物遮蔽部份的光線,長在山壁上的食蟲植物在一天當中可能只有幾個小時能晒到太陽。

■ 遮蔭

  有些食蟲植物整天是處在樹木的陰影下,不會接受到直射陽光。不過,遮蔭下的環境還是有十分明亮的散射光,換句話說,遮蔭並非是指植物生長在陰暗的環境,而是光線還是很明亮,只是沒有直射的日光。

各種食蟲植物對光線的需求


  食蟲植物喜歡光線,但是否能直接承受陽光的直接照射則看品種而定。以下列出各種食蟲植物對光線的需求:

■ 毛氈苔

  大多數的毛氈苔是全日照的植物,但是有些毛氈苔較怕熱,則需遮蔭。

■ 捕蠅草

  捕蠅草是全日照的植物,但在夏天有時會有過熱的問題,需要稍微遮陽。

■ 瓶子草

  瓶子草是全日照的食蟲植物,而且不怕熱,完全不用擔心晒傷的問題。

■ 豬籠草

  豬籠草給人的印象是生活在陰暗的雨林中,但事實上豬籠草對陽光的需求依品種而有很大的不同。有些豬籠草喜好陽光,甚至會攀附在樹木上,朝向陽光生長,或是生長在草地上而能接受全天的日照。有些不喜歡強光的品種則是生長在樹蔭之下的,這裡仍然很明亮,只是沒有直射的日照。

■ 狸藻

  狸藻對於光照的要求有很大的差異。陸生的狸藻一般來說光照強度需要低一點,因為狸藻大多是矮小的植物,所以經常是生活在其它植物的陰影下。水生的狸藻則需要強光,因為水生狸藻皆是漂浮在水面生長,沒有任何的遮蔽。

■ 捕蟲蓳

  捕蟲蓳喜好明亮散射光的環境,遮蔭是必備的。

在陽光下栽培食蟲植物


  如果擁有一塊能得到陽光照射的空間,用來栽培食蟲植物是最好的選擇。許多食蟲植物非得在陽光下才種得漂亮,像是瓶子草,必須在陽光下才能長得強健高大,又能顯現鮮明的花紋,捕蠅草的夾子可以變得很紅,毛氈苔除了變紅之外,也能分泌大量的黏液。豬籠草雖然不是每種都需要晒太陽,但有充份的光照時除了有助於瓶子的形成,亦能促使瓶子顯出花紋。



控制自然光照的強度


  每種食蟲植物對光線強度需求不同,所以得依它們的喜好而作調整。喜歡強光的食蟲植物可以放在完全沒有遮蔭的環境下接受陽光的照射。然而,夏天的陽光往往太強,可能會對一些食蟲植物造成晒傷,另一方面,強光帶來高溫,使得食蟲植物熱死。對於這些較不耐強光照射的食蟲植物或是較怕熱的食蟲植物,則必須使用遮光網來減光。遮光網在規格上有不同的遮光率,可採用遮光率70%到90%的產品。遮光網亦分成兩種材料,市售的「黑網」在價格上較便宜,但使用年限短,每隔幾年得換一次;「銀網」是較高級的遮光網,價格較貴,但使用年限長。有些需要栽培在遮蔭環境下的植物,像是捕蟲蓳或扦插苗,則可栽培在其他較為高大植物的陰影下,或者晒不到太陽的地方,要注意的是遮蔭處只是沒有直射的陽光,但四周的光線還是很明亮的。



陽光下的注意事項
■ 陽光會帶來高溫

  擁有充份的自然光照時,食蟲植物通常能長得很好。不過,陽光的問題是它很熱。在夏季時,若對某種食蟲植物的栽培條件不清楚,最好不要冒然地將植物放在太陽下曝晒,因為有些地區在夏季時太熱,光線太強,有些植物無法適應,將會造成植株灼傷或枯萎。生長狀態較為衰弱的植物和進行無性繁殖的培殖體都怕高溫,皆需避開陽光。

■ 注意通風

  栽培在陽光下另一要點便是要注意通風的問題,通風有助於氣溫的降低。有些人喜歡用較悶的環境來栽培食蟲植物,像是把植物用塑膠袋包起來,或是把植物放在魚缸裡。如果要這麼栽培食蟲植物是絕對不能晒太陽。當空氣溼度很高時,陽光將會造成很強的溫室效應,使植物周圍的溫度升高超過50°C,在這樣的環境下植物會立刻熱死。

■ 避免西晒

  如果栽培環境受到建築物的影響,得注意是否有西晒的問題。西晒是半日照中最忌諱的,因為早上時植物沒有受到直射陽光,因此植株的溫度較低,然而過了中午,植物在短時間內接受強光和高溫,容易對植物造成傷害。

■ 其他的天候問題

  在戶外栽培食蟲植物會遭遇到較大的困難便是天候的問題,因為食蟲植物大多較為矮小,如果下了大雨,雨滴可能會把食蟲植物打死,或是雨滴將栽培介質掏空。解決的辦法是搭設透明的遮雨棚。強風也是影響食蟲植物生長的不利因素,強風常會吹倒食蟲植物,也使得空氣過為乾燥。食蟲植物雖然需要通風的環境,但長期受到強風吹襲的食蟲植物都是長不好的,所以,必須要特別注意避風的問題。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0:43 |顯示全部樓層

光照 2 (嗚謝: 食蟲植物記)

用人工照明來栽培食蟲植物


  現代人多生活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想要擁有一個能夠得到陽光照射的窗台或陽台可能已經是一件奢侈的要求。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還是有辦法栽培需要大量陽光的食蟲植物,那就是使用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的規模可大可小,只有幾盆植物時只需共用一盞檯燈即可,收集到上百盆植物時,則使用為數眾多的燈光。由於植物需要大量的光照,所以使用人工照明必須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應該以自己能夠提供多少光照為前提下來採購植物。當無法提供夠多的光源時,應當縮減栽培的規模,或是改種光照需求較低的食蟲植物。



電燈的選擇


  使用人工照明來栽培植物是一項耗費能源的活動,因為植物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的燈光照射,因此,用於培養植物的人工照明,必須符合高亮度、低熱量及省電的要求,也就是要採用高效率的照明設備,這樣才能減少電費的支出。目前常見的光源如下列所述:

■ 日光燈

  最適合食蟲植物栽培的照明射備就是日光燈了,因為日光燈很省電,而且容易買得到。若對DIY比較內行,則可去大賣場選購適合的燈具並自己安裝;若沒把握,則可到水族館購買專用的產品。選擇燈具時,必須要採用高品質的產品,因為這樣的產品安全性較高,甚至還有保險,另外,高品質的燈具會比較省電。還要注意一點是燈具是否有反光板,有反光板的產品能使光線較為集中,植物才能得到較亮的環境。

  日光燈有個缺點,因為它不是「點光源」,所以它的聚光能力比起燈泡來說是差了很多,因此使用日光燈來培養食蟲植物時,燈管與植物必須要很靠近,約10到15公分的距離才夠亮,另外,燈管的數量也要多,約每隔5到10公分的距離就要一支燈管。

  日光燈管的種類繁多,不過,使用省電型的太陽燈管即可,別為了省錢而買最便宜的燈管,因為那一類的燈管較暗,而且壽命較短。不太建議用植物燈,因為國產的植物燈大多很暗,若購買水生植物栽培的進口植物燈管則又太貴。

■ PL燈

  PL燈亦同屬於日光燈,其優點是體積較小,聚光能力比日光燈管好一點。同樣也能用在食蟲植物的栽培上,栽培量很少時甚至可用桌上型的檯燈就行了。

■ 省電燈泡

  近年來風行的省電燈泡其實是PL燈的改良,為了能接在傳統燈泡座上,所以燈管和安定器是做在一起的。省電燈泡是可以使用,但得了解省電燈泡並沒那麼省電。省電燈泡與PL燈的差異在於省電燈泡是整個都是拋棄型產品,PL燈則只有燈管是消耗品。省電燈泡為了降低售價,所以它的安定器便不會用較高品質而且省電的產品,所以與PL燈相比之下,省電燈泡較貴而且較耗電。

■ 複金屬鹵素燈

  這種燈廣泛用水生植物栽培上,因為這燈很亮,也可以聚光,所以能照亮很深的水族箱。因為複金屬鹵素燈的亮度遠比日光燈強,所以用在食蟲植物上能有更好的栽培效果。

  複金屬鹵素燈較不易買到,得到專門販賣燈具的電器行預訂購買。若去水族館找水族用的產品會比較符合需求,但價格較貴。在用電上,複金屬鹵素燈大多是高瓦數的,一般常用便有好幾百瓦,另外,這類電器產品大多使用220伏的電壓,所以,使用前必須先請人安置好適當的電源。也有110伏的產品,但很少見,而且這類產品較為耗電,儘量還是選用220伏的產品。

  使用複金屬鹵素燈必須注意,複金屬鹵素燈會發出很強的紫外光,所以在燈罩上附有一片玻璃片來濾除紫外光,千萬不可認為這片玻璃沒用而拿掉它。另外,複金屬鹵素燈是不能像一般電燈一樣可以隨時開開關關,如果關燈後想再重新啟動,一定要等到燈泡冷卻後(約10到20分鐘)才可打開開關,否則立即開燈可是會大大縮短燈泡的壽命。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3:01 |顯示全部樓層

供水 1 (嗚謝: 食蟲植物記)

多數的食蟲植物生長在潮溼的地表,因此在栽培上,自然就要給予充足的水份,讓土壤一直是處在潮溼的狀態。另一方面,潮溼的栽培介質能促使周圍的空氣溼度提高,對於食蟲植物的生長有所助益。為了常保栽培介質維持在潮溼狀態,可以將花盆浸水;有些食蟲植物不喜歡過度潮溼的環境,則宜採用澆水的方式來供水。

   食蟲植物的休眠與水份的供給習習相關,因為食蟲植物的休眠季節大多也是較為缺水的時候,因此,食蟲植物在此時休眠便是要渡過不利生長的季節。在人工栽培上,也要配合食蟲植物的休眠時期予以斷水,以促使食蟲植物能順利進入休眠狀態。



供水的方法
■ 浸水法

  最常用於食蟲植物澆水的方式為「浸水法」(在網路上常稱為「腰水法」,是源於日文),也就是直接將種有食蟲植物的花盆直接浸泡於盛水的水盤中,如此一來栽培介質即可長保溼潤。

  一般來說,水盤的水位只要1到2公分深即可,在乾掉之前補充水即可。不過,因為我們只是注入新的水來補充蒸發掉的水,長期下來,水中的礦物質會不斷累積,濃度高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危害食蟲植物。因此,應每隔一段時間,將栽培食蟲植物的水槽或水盤清理乾淨。

  市售的水盤其容量不大,若栽培量較大時,使好幾個水盤並不方便。替代的方法是自己做個大水盤。水盤的做法很簡單,先以約2公分高的木條圍成一個框,然後鋪上一層塑膠布就可以了。塑膠布厚一點會比較耐用,比較不易漏水。

■ 澆水法

  如同一般園藝植物那樣地澆水。不過,不推薦喜歡非常潮溼的食蟲植物用澆水法,因為這是很麻煩的工作,栽培這樣的食蟲植物只要用浸水法就可以了。澆水法比較適合不要那麼潮溼的食蟲植物,像是豬籠草或一些捕蟲蓳。使用澆水法的好處是水質的要求較低,因為鹽份不會像浸水法那樣會累積起來。使用澆水法時,植物最好是栽培在大一點的花盆裡,因為小花盆很容易過度乾燥,往往在下一次澆水前整個栽培介質完全乾掉。

控制栽培介質的溼度


  不同的食蟲植物對於栽培介質的潮溼程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得視情況來調整。利用浸泡法時,要控制栽培介質的溼度取決於水位與盆土表面的距離,以及栽培介質的組成。瓶子草喜歡很溼的環境,所以得將花盆浸在較深的水槽中,水位的高度可能只與土表距離只有幾公分而已。毛氈苔和捕蠅草則採用淺水位的浸水法即可。豬籠草不喜歡過度潮溼,宜採澆水的方式,但還是能用浸水法,只是水位需淺,而且要採用較透氣的栽培介質。對於較為耐旱的食蟲植物,例如墨西哥的捕蟲蓳,則只能採用澆水的方式,而且得等栽培介質乾了才能再次澆水。



自動控制澆水


  旅行或出差是園藝愛好者最大的夢魘,回到家中往往心愛的植物因為缺水而死去大半。委託不善園藝的家人代為照顧亦是不可靠的,因為澆水是一門經驗累積的技術,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簡單交代清楚。所幸,現在已有許多園藝的自動化澆水套件可以購買,選擇適合的產品便可享受到便利性。自動控制澆水並不難,以下將會介紹基礎的運作方式,了解以後,甚至可以自行組裝出適合自己栽培狀況的設備。



自動控制的基礎認識


  自動澆水的裝置是很簡單的,基本上,這個套件的元件便是定時器、電磁閥、水管與一些配件。

■ 定時器

  用來控制澆水的頻率,功能較複雜的定時器可設定特定的時刻進行澆水,價格上較貴;較便宜的產品則使用間歇式的定時器,只能設定澆水的週期,以及每次澆水的時間長度。

■ 電磁閥

  這是一種利用電力來控制的水閥。定時器與電磁閥之間是連線的,當時間到的時候,定時器便供電給電磁閥,電磁閥便打開,水便能流出去;時間到了,定時器斷電,電磁閥便把水關掉。由於多數的電磁閥需要家用電才能啟動,所以,定時器必須接上家用電。有些高級的園藝產品是電磁閥與定時器做在一起,只要裝上電池便能使用,適合用在附近沒有電源的水龍頭上。

■ 水管與配件

  園藝用的自動澆水套件會附有完整的水管與一些配件,配件有接頭或是固定架等等。也可以自己找一些適合的水管來用,但得選購不透明的,免得綠藻滋生而塞住水管,另外,得選購戶外型的水管才能耐天候,因為廉價的水管經過日晒後很快便會老化。

  在坊間已經有園藝栽培用的套件可以購買使用。國產品是價美物廉,進口貨則是有多樣的配件可以選用。如果栽培量較大則可以購買農業用品,不過這得特別向專門的公司訂購。同樣地,自動澆水也可以自己組裝,只要能買到各種零件便可以做出性能不輸給市面上的產品,又可以節省不少金錢。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3:25 |顯示全部樓層

供水 2 (嗚謝: 食蟲植物記)

自動控制澆水的使用方法


  自動控制澆水的架設很簡單,按照說明書上的指示很容易便能完成。將所有的器材裝好後,最重要的便是要測試是否能正常運作。通常每天供水的時間長度需要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端看水流量和栽培量而定,原則上澆水必須要能稍微過量才行。由於澆水的時間設定不易拿捏,頭幾天必須經常檢查設定的方式是否能讓植物得到足夠的水份但又不會過度浪費水。

如果栽培量較大,最好設立多組獨立的自動控制系統,以免機件故障時造成重大的損失。

■ 使用浸泡法的自動控制

  使用浸泡法的自動控制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個定時器來控制電磁閥,幾天加一次水即可。由於這樣的做法無法控制水位,故水位的深淺只能靠水盤的深度來決定,多餘的水就任它流出去。當然,這樣的裝置必須設在戶外,否則在室內時多餘的水必然會弄溼地板。不建議做水位控制,因為要將水位精確控制並非想像中的簡單,而且最重要的還是可靠度;只要一失控就會讓家裡淹水了。

■ 使用澆水法的自動控制

  要模擬澆水的自動控制是稱作為「滴灌法」,也就是每一盆植物都要接一條小水管,由小水管來灌溉每一盆植物。滴灌法在操作上是不可能控制每一條小水管的水流流量,所以最好每一個花盆的大小差異不要太大,每個小水管出水口的高度也不要差太多。滴灌法有個潛在的問題是小水管可能會因為異物塞住,解決的辦法便是在主水管的前端便安裝過濾器將水中的沙子過濾掉。

使用自動控制的日常管理


  千萬不要太過信任自動澆水的可靠性!經常會有意外事件使得自動控制停擺,例如:水管脫落、定時器當機,或是異物塞住水管。所以,採用自動控制仍是要經常去檢查設備是否有正常運作,老舊的零件得在完全壞掉之前就更換。使用滴灌法更是要特別注意,因為滴灌法的管線多,問題也就多了。



水質的要求


  水質對於食蟲植物栽培的成敗占有關鍵的地位,使用低礦物質甚至不含礦物質的水來栽培食蟲植物是一件基本的要求。自來水可用於一般園藝植物的栽培,然而並不一定適用於食蟲植物。自來水的水質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不幸的是,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含有較多的礦物質,這樣的水被稱作「硬水」,只有少數地區,例如台北市的自來水可以直接用來栽培食蟲植物。



水的處理


  如果居住所在地的自來水的礦物質含量較高,則必須使用處理過、已降低礦物質含量的水來栽培食蟲植物。不含礦物質,也就是不含鹽份的水,稱之為「純水」。純水的製備方法很多種,也因為方法的不同而有各種名稱,例如「逆滲透水」、「去離子水」和「蒸餾水」;依純化的次數又有不同的名稱,做了一次處理的水稱作「一次水」,處理兩次稱作「二次水」。水是不良導體,當水被純化後其電阻值能超過10百萬歐姆時稱作「超純水」,完全無雜質的純水其理論電阻值能達到18.24百萬歐姆。通常,做生物實驗所用的「二次水」其電阻值即達到18.2百萬歐姆。

   食蟲植物的栽培並不需要用到非常高純度的水,只要處理一次過後的水就可以了,使用一般民生用的設備就能滿足要求。以下列出常見的純水製作方式:

■ 逆滲透水

  「逆滲透法」是目前最容易得到純水的製備法,此設備有幾段粗過濾,最後進入核心的逆滲透管柱內。逆滲透管柱內具有逆滲透膜,此膜上具有只能容許水分子通過的微孔,加壓之後,只有水分子能通過逆滲透膜,流出來的水便不含有鹽份。

   逆滲透處理器在近年來已經普及化,價格上降低不少,家用產品約在台幣5000元左右;有些地區在路邊設有逆滲透水的販賣機,一公升的純水價錢為1到2元台幣左右。請注意的是逆滲透設備並不會出現非常低價的產品,因為逆滲透管柱是高價品,一支通常是1000元台幣左右,而且逆滲透處理器必備一個高壓抽水馬達,較高價的產品會附有一個儲水槽,而且管線會用較高級的材料;不附儲水槽的產品大約是台幣3000多元。

   逆滲法處理水的缺點是它非常浪費水,只有幾分之一的水才能純化出來,其餘則當作廢水排掉。其實,這些廢水只是礦物質含量較高的水,可以收集下來供作其他的用途。另外,逆滲透管柱及其他的粗過濾濾心都是耗材,必須定期更換才能確保製造出來的逆滲水足夠純淨。

■ 蒸餾水

  蒸餾法是一項非常耗費能源的水純化法,所以這種水的價錢會比較貴。工業上為了降低成本,所以採用燃燒燃料的方式來進行大量蒸餾。也有使用電的蒸餾水處理器,但只見於實驗室產品,並沒有家用產品販賣。蒸餾水在某些地區頗為常見,可向當地的供應商訂購。

■ 去離子水

  採用離子交換樹脂將水中的鹽類置換成為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這種純化方法的價格較低廉,然而離子交換樹脂使用一段時間後,都必須進行「再生」的過程才能回復其離子交換能力。不過,再生過程需用到強酸與強鹼,不適合未經訓練過的人使用。

  請注意,坊間有許多家庭用的淨水器並不能真正除掉水裡的鹽份,因為這些淨水器只是濾除細菌或是降低某些鹽份的濃度,或是多了一些效果不明的功能。使用這類的水處理器並不能保證能夠成功栽培食蟲植物。另外,絕對不能使用軟水器,軟水器雖然採用離子交換樹脂,但它只是把水中的鈣鹽與鎂鹽置換成為鈉鹽,因此,確實水質是變軟了,但是鹽份的濃度並未降低。

  題外話是逆滲透水是絕對可以安心飲用。有人指出說逆滲透法會濾除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因此喝逆滲透水有礙健康。不過,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人體從水裡獲得的礦物質非常有限,絕大部分的礦物質還是從食物獲得的。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6:19 |顯示全部樓層

溼度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食蟲植物大多生長在潮溼的環境,像是沼澤、溼地,或者有流水經過的地方。這些地方並不一定潮溼到泥濘的程度,但至少在生長季時地表能保持在富含水份的狀態,絕少有乾旱的情況。由於地表潮濕,因此空氣溼度通常較高,特別是在夜間,當大地冷卻後,空氣中的水氣都冷凝下來,而使植物變得潮溼。

  溼度不足時,影響較大的食蟲植物有毛氈苔和豬籠草。乾燥的環境下,毛氈苔比較無法分泌黏液,而且植株顯得較乾。豬籠草不結瓶子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空氣的溼度不夠高,所以,瓶子的芽不會進一步發育,反而會枯萎掉。

  除了在栽培上需要較高的溼度,在進行無性繁殖時,也應當提供高溼度給予這些切下來的培殖體,因為這些培殖體尚未生根,無法從栽培介質吸收水份,因此需要很高的空氣溼度以免乾掉。換盆時也需要較高的空氣溼度,因為根部或多或少在移殖的過程中損傷,使得吸收水份的能力大為減弱,此時若能提高溼度,可有效防止移殖的植物缺水而死。



提高溼度的方法
■ 減少空氣流通

  提高溼度的要領,就是減少空氣的流通,使水份不易蒸發,溼度自然就提高了。使用密閉的方式,可使溼度達到 100%,例如使用透明的塑膠杯或是塑膠袋罩住食蟲植物,便是很常見的做法。如果不需要那麼潮溼,則將植物擺在較深的容器中栽培,如將食蟲植物種在水族箱中,因為空氣稍微不流通,所以在水族箱中的溼度自然就會升高了。


利用透明杯子罩住毛氈苔D. prolifera 之栽培狀況。只要讓空氣不流通,溼度自然就提高起來了。 剛收到郵購的豬籠草因為根系多少有所損傷,故用塑膠袋包住以提高溼度,可增加存活率。用水族箱栽培食蟲植物一方面可提高溼度,又可作為水盤。不過缺點是有打破的危險,而且不能淋雨,以免淹水。

■ 使用造霧器

造霧器常用在半水景式的水族箱中,它是利用超音波的震盪將水激起成為微細的水滴而飄散出來。使用造霧器能有效地提高空氣溼度,不過要注意的是造霧器會發熱,而且會消耗很多的水,必須將造霧器放在獨立的水槽中以免影響食蟲植物。供給造霧器的水一定要用逆滲透水,否則含有礦物質的水形成水霧後,會四處飄散而在家裡的器物上留下水斑。

高溼度帶來的問題
■ 溫室效應帶來過高的溫度

  提高空氣溼度後,首先要了解「溫室效應」的問題。水汽會吸收太陽光中的紅外線,因此使得溫度提高。所以,在溫帶地區的溫室便是利用這樣的原理來維持溫室內的溫度。然而,在亞熱帶到熱帶地區因為氣溫本來就很高了,如果再加上溫室效應則溫度會高得很嚴重。若將密閉栽培的食蟲植物放在陽光下,溫度很容易就超過50°C,植物自然就要熱死了。因此,在戶外栽培時,絕對不可以將食蟲植物用容器或塑膠袋罩住,反而還要注意是否夠通風。

■ 高溼度下好發病蟲害

  由於我們提高空氣溼度的手段通常是減少空氣的流通,但這樣的環境下便容易造成病蟲害的滋生。常見許多的病蟲害都是發生在溼度高而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例如蚜蟲和介殼蟲。溼度過高也會使得食蟲植物所捕捉到的獵物發黴,如圖2所示。維持適度的通風是有助於食蟲植物健康地成長。


高溼度造成發黴 使用透明的杯蓋罩住毛氈苔D. prolifera 後,引起食物 (蚊子) 的發黴,也使得葉子受到傷害。



維持適當的溼度


  在花市裡我們常見到食蟲植物被透明塑膠杯給罩住,因此許多人便誤以為食蟲植物就是要這樣栽培的。不過,業者的做法其實只是防止好奇的顧客去觸摸食蟲植物。試想,若植物都被摸壞了,怎麼賣得出去呢?雖然食蟲植物與其他的園藝植物相較之下,確實是喜歡較高的溼度。然而,過高的溼度反而會造成其他的問題,前面已經提過溫室效應和病蟲害的問題了,此外,也會造成管理上的問題,因為植物被罩住後,如果想要施肥,總得將一個個的袋子或杯子拿開。袋子或杯子也很容易累積灰塵,除了影響美觀之外,還會遮光。

   食蟲植物並不是一定要在高溼度的環境下才能生存。如果可以的話,應盡量將食蟲植物馴化,讓食蟲植物能適應較乾燥的環境,這樣在管理上會比較方便。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8:01 |顯示全部樓層

栽培介質 1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食蟲植物的根部對環境非常敏感,選用正確的栽培介質是養活食蟲植物的關鍵。食蟲植物與一般植物在栽培上最大的差異,是在於食蟲植物只能生存在鹽份濃度很低並且是偏酸性的環境。市面上有許多園藝栽培的產品,然而,並非每種栽培介質都適用於食蟲植物的栽培,特別是一些已經添加肥料的產品是絕對不能使用。為避免選用到不適當的栽培介質,必須先了解每各種栽培介質的特性,再依食蟲植物的需求而使用。



適用的栽培介質
■ 水苔

  水苔是一種生長在溫帶地區的蘚苔植物,經過採收、晒乾後而成園藝上使用的栽培介質。這種栽培介質普遍用在蘭花栽培,在市面上,它常被稱作「水草」。水苔是栽培食蟲植物必備的聖品,它是酸性,保溼性強,又幾乎不含礦物質,可用於多數的食蟲植物,也可以作為找不到其他適當栽培介質前,先暫時使用的介質。水苔的缺點是它比較貴,不太適合大量使用,另外,水苔易腐敗,可能半年到一年便要換一次。

  剛買回來的水苔是乾燥的,不易吸水,必須泡在水裡一陣子,待它吸水後才可以拿來栽培植物。在浸泡過程中,可以用手擠壓水苔,可促使水苔吸水。已經完全吸收水份的水苔,可再用手擠壓以去除過多的水份,再塞到花盆裡。水苔是鬆軟的栽培介質,必須在花盆內多塞一點水苔,並壓緊使之密實,才能固定植物。植株較大的食蟲植物因為過重,水苔無法完全固定,得考慮採用別種栽培介質。

  使用水苔較不適合採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因為水苔會過度潮溼,對於有些不喜歡太溼的食蟲植物而言是非常不好的環境。另外,水苔長期處在很潮溼的狀態下,很容易便長出綠藻來了,同時又加速水苔的腐敗。若發覺水苔變得黏黏滑滑,顏色也變黑了,那就得換新的水苔了。

  水苔較適合用澆水的方式來使用。水苔的保水能力很強,澆一次水可維持好幾天,但當它完全乾燥時卻很難吸水,所以必須在水苔乾掉前就得澆水;如果發現花盆裡的水苔完全乾掉,用澆水的方式幾乎是沒用的,必須整盆泡在水裡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完全吸水。

  使用水苔的盆栽,若是放在較陰涼處幾個月後,可能會長出活的水苔來。因為乾燥的水苔中還是會含有活的水苔孢子,所以遇到合適的環境便會萌發生長起來。活的水苔也可以用來栽培食蟲植物,但只能鋪在表面上不要塞到花盆裡面。由於活的水苔會生長,所以不要拿來栽培小型的食蟲植物,以免食蟲植物被水苔掩蓋過去。活水苔的出現或生長狀況可作為食蟲植物生長環境的指標,因為水苔的生長環境和許多食蟲植物相似,甚至它們是生長在一起的。水苔對環境的變化比食蟲植物更加敏感,如果發現水苔的生長狀況不好,便要注意食蟲植物的栽培環境是否有問題了。

圖?. 活水苔與長綠藻的死水苔差別 從未見過活水苔的栽培者常會誤以為長了綠藻的水苔是活的。活的水苔是淡綠色的,以手指揉搓會感到澀澀的;長綠藻的死水苔呈深綠色,觸感是黏滑,而且會帶有很重的臭味。

■ 河沙

  河沙可改善栽培介質排水性,通常和泥碳土混和使用。河沙亦可單獨使用,然而其密度高,會使得花盆變得很重。

■ 赤玉土(唐山土)

  這是一種使用火山灰高溫燒製而成的顆粒狀材料,可用在改善栽培介質的透氣性。然而,進年來因為檢疫問題而不能進口。

■ 鹿沼土

  這即是顆粒土,是將土塊經過篩選後分成不同顆粒大小來包裝的。顆粒土經過長久時間即易崩解成沙土,進而降低栽培介質的透氣性。日本進口的產品較堅硬不易崩解,然而因為檢疫問題而無法進口。

■ 木碳

  木碳的體積大,保水能力差,所以必須配合其它的栽培介質來使用,可用以改善栽培介質的排水性,並可降低花盆的重量。

■ 珍珠石

  是一種人工製造的栽培介質,因為顆粒較粗,不適於單獨使用。

■ 蛭石

  將雲母經過高溫處理後所得到的栽培介質。因為顆粒較粗,不適於單獨使用。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8:31 |顯示全部樓層

栽培介質 2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需要注意的栽培介質
■ 泥碳土

  泥碳土是植物經過長時間的分解後,最終遺留下來的殘骸。泥碳土分成兩種,「泥碳土(Peat)」源自一般植物,產於熱帶地區;源自蘚苔植物者稱作「泥碳苔(Peat moss)」,產自於北歐或加拿大的泥碳土皆屬這類,本文為了方便起見,一律通稱為「泥碳土」。

  泥碳土是常用於食蟲植物栽培的介質,其礦物質含量低而且是酸性的。不過,市面上常見的泥碳土通常是用在業餘園藝上,這種產品為了適用於一般的園藝植物栽培,故會混入肥料,而且會加入鹼性物質(石灰)來調整酸鹼度。直接使用這樣的泥碳土,通常會導致食蟲植物生長停滯或死亡。完全未處理過的泥碳土是用在農業上大量栽培使用,在市面上不易買到,必須特別向園藝公司訂購。

  如果能買到完全未處理過的泥碳土是最好不過的。這種泥碳土大多是壓縮成塊來包裝的,使用時切取適當份量,泡水後便會膨脹,完全吸水後便可使用。乾燥的泥碳土比起水苔更難吸水,所以泡水的時間要更久,如果是成塊的泥碳土,可用滾燙的熱水澆它便會立即吸水。

  若要使用市面上所販賣的已添加過肥料的泥碳土,「洗土」可以降低肥料含量。先準備網眼很小的濾網作為洗土的工具,再將泥碳土放進濾網後便用清水沖洗,再用手擰乾,至少反覆五次以上。

  有些泥碳土易發黴,這是因為其腐化的程度不夠高,所以還有一些有機物緩慢地腐敗。若使用這樣的泥碳土則會引起栽培上的問題。一般來說,產自熱帶地區的泥碳土的養份含量較高,這是因為其來源植物本身所含的鹽份較高的關係。如果是選用溫帶地區的泥碳苔應該較不會有問題,因為形成泥碳苔的蘚苔植物生長在貧瘠的地方,其本身的鹽份含量也低。

  總之,泥碳土原本是最佳的食蟲植物栽培介質,然而在市面上並不易買到適用於食蟲植物栽培的產品。詢問業者並不一定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因為業者並不一定會誠實回答問題,也有可能是業者自己並不了解自己所賣的產品,更別期待業者知道食蟲植物需要用什麼樣的栽培介質。所以,選用泥碳土時,必須自行閱讀產品上的包裝說明,或者少量購買以測試其栽培的效果。

■ 一般的土壤

  有些土地不太會長植物,可能是這些土地貧瘠,但也可能是環境不良,像是鹽份太高或污染。想要挖這樣的土壤回去使用前必須先經過測試。

■ 根基旺(台灣地區的產品)

  這是一種由泥碳土、蛭石和珍珠石混合而成的栽培介質,然而因為有不同的應用,有些種類的根基旺還會再加入肥料,有些則無,所以在選購上需特別注意。

不可使用的栽培介質
■ 培養土

  由泥碳土和其他栽培介質混合而成的,因為要用於一般園藝植物的栽培,因此已經被預先加入肥料並調整過酸鹼度,特別是加入有機肥料的培養土即使用水洗也是無法有效去除。

■ 發泡煉石

  這是一種人造材料,含有極高含量的鹽份,水洗也難以去除,不可使用。有些易於栽培的豬籠草則能忍受含有發泡煉石的栽培介質。

■ 大理石和珊瑚沙

  這兩種含鈣的栽培介質都會釋出鈣鹽,使環境的鹽份增加而且偏鹼,故也是不能使用的。有某些食蟲植物喜歡鹼性環境則得使用這類介質,但要注意的是珊瑚沙取自海邊,使用前務必徹底洗掉鹽份。

■ 腐質土類

  腐質土泛指有機物含量高的天然土壤,像是田土、黑土、腐葉土。這些土壤的養份很高,不能栽培食蟲植物。

栽培介質的更換


  花盆並不是一個恆定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流失或累積某些物質,以致使得環境越來越不適合植物生存。用浸水法栽培食蟲植物較易使得栽培介質老化,特別是採用自來水作為水源更是嚴重,因為盆土表面的水份蒸發,水便不斷往盆土表面移動,最後水裡的鹽份便在盆土表面沉積下來,使得栽培介質的鹽份濃度變得很高。所以,我們常會發現,食蟲植物經過長時間的栽培後越長越差。所以,如果觀察到食蟲植物顯現上述的情況,得儘早更新栽培介質。



栽培介質的調配


  不同的栽培介質具有不同的保水力及透氣性,可以藉由混合數種不同的栽培介質以獲得更適用於食蟲植物栽培的特性。泥碳土可以單獨用在有些喜歡很潮溼環境的食蟲植物,不過,有些泥碳土因為經過加工處理,所以纖維很短,雖然使得保水力很高,但卻造成排水性差,容易變得泥濘。若要改善排水能力,便需要加入一些顆粒較粗的介質,例如顆粒土或沙子。混合的比例大約是泥碳土對粗粒栽培介質為一比一或二比一。有些食蟲植物不喜歡過度潮溼,但是我們又希望能繼續以浸水法做為澆水方式,可以藉由大顆粒的栽培介質的混入來增加透氣性。要注意的是,顆粒大的栽培介質較不易固定植物,另外,這樣的栽培介質其保水力差,甚至是花盆明明是浸在水裡,然而表面的栽培介質仍是乾的,因此,若想調配一個很透氣的栽培介質,使用前的測試是很重要的。
simoncml 發表於 2008-4-21 22:59:28 |顯示全部樓層

栽培容器 (嗚謝: 食蟲植物記)

除了露地栽培之外,花盆是栽培植物所不可缺少的用品。食蟲植物因為對水份的要求較多,所以通常還會搭配水盤來使用,甚至為了得到更高的溼度,還可以把食蟲植物放在魚缸裡面。



花盆


  在市面上常見的花盆是塑膠製品,質輕堅固,可以適用於許多食蟲植物的栽培。塑膠盆的價位有很大的差異,差別在於高價品較美觀、堅固而且使用年限較長。花盆也分許多大小不同的規格,應依植物的大小選用適合的花盆。在戶外栽培時採用較大的花盆會比較好,因為這才有足夠的重量防止被風吹倒,另一方面,大花盆內的環境比小花盆恆定,栽培的效果會比較好。使用浸水法栽培食蟲植物時,花盆的高度是必須考慮到的,因為花盆的高度會影響栽培介質的溼度,高的花盆其盆土表面與水面的距離較遠,所以栽培介質會比較乾一點。我們可以採用不同高度的花盆,以便能夠在同一水盤中栽培溼度需求不同的食蟲植物。

  傳統陶製花盆已經少見,但這種花盆有其獨有的優勢。傳統陶盆並不上釉,所以素燒的陶盆充滿微細的孔洞,透水性佳,水份可以由花盆表面蒸發,使盆土降溫。對於有些怕熱的食蟲植物,像是響尾蛇瓶子草,使用素燒陶盆往往是成功栽培的關鍵。

  有些人喜好以其他廢棄的塑膠容器當作花盆來使用,這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須自己替容器挖出排水孔。因為不能排水的容器會在底部形成一灘死水,死水最終都會造成栽培的失敗。不過,我認為使用不是花盆的容器來栽培植物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那看起來總是雜亂無章,或許是潛意識裡認為不是使用花盆便不算是在種花,因此照顧起植物便會漫不經心。廢棄物品送去資源回收就好了,栽培植物還是使用專用的容器會比較好。



水盤


水盤並不是作為栽培食蟲植物的容器,而是做為澆水用的輔助器材。水盤是一種淺盤狀的容器,通常墊在盆栽下,用來承接花盆所流出來的水。但是在澆水時,我們也可以將水倒入水盤中,讓栽培介質從花盆底部吸水上來,達到澆水的目的。

  由於食蟲植物常用的澆水法便是「浸水法」,故水盤在食蟲植物的栽培上便顯得特別重要。水盤通常是深為1到2公分的淺盤,可買園藝專用,亦可找一些類似的淺盤容器來替代。不過要注意的是非園藝製品的塑膠容器較不耐陽光曝曬,露天下放置數個月到一年便會損壞。

  水盤也可以自製。市售水盤通常是一定規格,不一定合乎我們的需求,而且栽培的植物很多時,不免要準備很多的水盤。如果能有量身訂做的水盤才會符合我們的需求。

水盤的製作非常容易,使用四根木條圍在一塊平台上,上面鋪一層塑膠布便完成了。通常在五金行買到的透明塑膠布是PE布,有不同的厚度可選購,但建議用厚一點的塑膠布比較耐用,以免被花盆底部磨破。塑膠布也會有老化的問題,經過長時間的日晒後會收縮,所以在鋪塑膠布時不要將其釘死,用花盆壓住就好,以便留下塑膠布收縮的空間;另外,每隔幾年就換一次塑膠布比較好。



魚缸


魚缸也不是栽培植物的容器,而是作為維持空氣溼度的用具。由於水族箱較為不通風,所以裡面的水份蒸發時自然就能維持在相當高的溼度,很適合食蟲植物的栽培。在戶外使用魚缸時必須注意下雨的問題,必須在魚缸側面適當的高度開孔,以便下雨時能夠排水。在戶外使用玻璃製品是比較不安全的,因為可能會有打破玻璃缸的問題,而且要替玻璃缸挖出排水孔並不容易,替代的方法是使用塑膠水槽。
12下一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聯絡園藝館|手機版|HKplants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